北邙山下一孤坟,流落三千绮丽文。
後世声名高白日,当年荣利等浮云。
屏除忧愤归禅寂,消遣光阴在酒醺。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还不到君分。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读白乐天集》是一首宋代王令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邙山下一孤坟,
流落三千绮丽文。
後世声名高白日,
当年荣利等浮云。
屏除忧愤归禅寂,
消遣光阴在酒醺。
若使篇章深李杜,
竹符还不到君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读白乐天集时的情景和感慨。北邙山下有一座孤坟,上面刻有精美的文字。这些文字流传下来,传颂至今,声名高远如白日。然而,当年的荣华利禄只是如同浮云般虚幻而短暂。作者通过阅读白乐天的诗集,寻求排遣忧愤之情和返璞归真的禅寂。他通过享受美酒,消遣时光。如果他能写出像李白和杜甫那样深沉的诗篇,那将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现在他的才华还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白乐天的诗集的赞美和自省。北邙山下的孤坟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那些流传下来的绮丽文字则体现了诗人对白乐天的赞美之情。然而,作者也意识到了时光的流转和世事无常,过去的荣华利禄已成为虚幻的浮云。为了摆脱忧愤,诗人希望能够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禅寂,通过享受美酒来消磨光阴。诗人虽然自谦自己的才华尚不及李白和杜甫,但对他们的追求和敬仰仍然显而易见。
这首诗词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以及诗人对于真实和内心的追求。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辉煌的反思,对当下时光的消遣,以及对杰出文人的崇敬。这首诗词通过平实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人间富贵尘如海,虚度春三二月花。八表烟霞总一家,蓝乔到此作生涯。
秋林霜后红,恰与染来同。风雨一番过,亭台几树空。乱飘窗纸上,流出水沟中。待看春三月,浓阴万绿丛。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短衣防战地,匹马
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从来好与天争力,困竭方惭已力微。见事晚于蘧伯玉,今知五十九年非。
云影曚曨日洒晖,金湖西畔晚阴微。渔用缭绕青山去,枫叶追随白鸟飞。摩诘家风非世有,渊明心性与时违。近来病瘠连诗瘦,翻爱西台字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