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白宜烹玉糁糜,绝胜云子雪翻匙。
芜蒌亭上冰霜里,曾与君疗一饥。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豆粥》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豆粥的赞美和回忆,诗意深远,情感真挚。
诗意:
这首诗以豆粥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豆粥的深情赞美。诗中描述了豆粥的烹制过程,将豆粥形容为洁白如玉的糁糜,比喻其质地细腻。作者进一步描绘了烹豆粥时翻动的雪花,形容豆粥煮得极其细腻,胜过了云子和雪翻动的匙。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芜蒌亭上的冰霜,暗示着豆粥在寒冷的冰霜中煮熟。最后,作者回忆起曾经与君一起分享豆粥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以豆粥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小事物的感悟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豆粥在诗中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不仅是一种食物,更代表着作者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情谊的珍视。
诗人通过对豆粥的描绘,将其与珍贵的玉石相比,彰显了其质地的细腻和珍贵。同时,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烹豆粥时翻动的雪花与云子雪翻动的匙相对比,以强调豆粥的细腻。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精心制作的食物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赏识。
诗末,诗人回忆起与君一起分享豆粥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这种通过食物来表达情感的手法,在中国文化中常见,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食物的感激和珍惜,也将食物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纽带和情感的载体。
总之,《豆粥》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豆粥的赞美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小事物的感悟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真挚追求。
十里不同云,五里不同雨。天台白茫茫,乃尔多肺腑。人言蛟友神,象类可以取。蛇虫当此时,行路谁敢侮。飞腾信有术,忍待号者苦。咄哉神禹功,浩荡流万古。
考鼓吹笙送上清,醮坛将罢日初生。太平元老偏承宠,召听钧天广乐声。
修顶磨穹苍,云烟杂古床。僧饭钟声远,仙风桂子香。老桧有寒操,怪石多冷光。俯瞰城郭人,衮衮名利场。
淡烟疏雨晴明日,飞絮落花游子心。燕话春愁初睡起,一帘草色暮池深。
正月寒威渐渐回。灵花九叶向东开。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
六郡良家三辅豪,千金鞍马百金刀。也知侯印寻常事,不分秋来太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