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屋连墙翠密中,炊香羹玉饱过从。
人将逋客为同社,地与斜川作附庸。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东庄小留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庄小留四首
接屋连墙翠密中,
炊香羹玉饱过从。
人将逋客为同社,
地与斜川作附庸。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庄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诗中描述了屋宇相连,墙壁被茂密的绿意所覆盖,烹饪的香气弥漫,象征着富饶和丰盛。人们将逃亡的客人看作和自己一样的社会成员,地理上的附庸关系也被提及,这一切都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自然的融洽感和共生关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隐喻,展示了作者对和谐共处的向往和对社会关系的思考。首先,诗中的"接屋连墙翠密中"描绘了房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绿意密布的景象给人一种和谐、宜人的感觉。接着,"炊香羹玉饱过从"一句通过烹饪的香味和丰盛的饭菜,表达了作者对富饶和满足的渴望。这里的食物象征着物质的丰盛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其次,诗中的"人将逋客为同社"表明作者希望将逃亡的客人看作与自己一样的社会成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这种关怀和包容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人伦关系的重视。
最后,"地与斜川作附庸"这句诗通过地理上的附庸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理解。大自然的山川地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观点揭示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和谐、团结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的向往。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展示了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情感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秋光拍塞小村墟,高下人家意自如。屋底四蚕抽蛹细,墙头三桂着花疏。握儿早秫酒无限,杓子晚菘虀有余。大似元丰年界好,天应容我老樵渔。
朱檐日转轩窗冷,碧嶂云低草树香。山影倒沈波底月,夜阑相对写寒光。
依倚秋风气象豪,似欺黄雀在蓬蒿。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随势亦高。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种畲多菽粟,蓺木杂松柟。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考古时兴感,无诗每自惭。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归来不省醉还醒,只怪谯门打一更。秉烛径穿梅下过,此身真在雪中行。
白云深处草堂闲,曾伴支公薄暮还。独上孤舟欲西去,倚樯回望祇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