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东庄小留四首》

接屋连墙翠密中,炊香羹玉饱过从。
人将逋客为同社,地与斜川作附庸。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东庄小留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庄小留四首

接屋连墙翠密中,
炊香羹玉饱过从。
人将逋客为同社,
地与斜川作附庸。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庄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诗中描述了屋宇相连,墙壁被茂密的绿意所覆盖,烹饪的香气弥漫,象征着富饶和丰盛。人们将逃亡的客人看作和自己一样的社会成员,地理上的附庸关系也被提及,这一切都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自然的融洽感和共生关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隐喻,展示了作者对和谐共处的向往和对社会关系的思考。首先,诗中的"接屋连墙翠密中"描绘了房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绿意密布的景象给人一种和谐、宜人的感觉。接着,"炊香羹玉饱过从"一句通过烹饪的香味和丰盛的饭菜,表达了作者对富饶和满足的渴望。这里的食物象征着物质的丰盛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其次,诗中的"人将逋客为同社"表明作者希望将逃亡的客人看作与自己一样的社会成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这种关怀和包容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人伦关系的重视。

最后,"地与斜川作附庸"这句诗通过地理上的附庸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理解。大自然的山川地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观点揭示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和谐、团结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的向往。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展示了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情感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次韵萤火》

    年侵观物化,共被岁时催。熠熠孤光动,翩翩度水来。稍能穿幔入,已复受风回。投卷吾衰矣,微吟子壮哉。

  • 《唐享昊天乐·第九》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 《题郑宁夫玉轩诗卷》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 《和臧奎秋夜书怀》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送人入越》

    广陵江口柳疏疏,自领笙歌上舳舻。一片晓山迎越绝,数程春水背姑苏。莲供晚果蜂房细,脍市朝餐线缕粗。他日功成待相访,谢家烟月借人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