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冬夜闻虫》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
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冬夜闻虫》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冬夜晚,我听到了虫鸣声,
这声音让我陷入了对秋天的思念之中。
不明白为何这声音使人愁绪满怀,
我这老翁听了也不畏惧,
但年轻人们却不要倾听白居易的忧虑。

诗意:
《冬夜闻虫》这首诗探讨了作者在冬夜听到虫鸣声时所产生的感受和思考。在冬天的夜晚,本应该是寂静的时刻,然而虫鸣声却打破了宁静,让作者回忆起秋天的景象并产生了思念之情。作者注意到虫鸣声所带来的愁绪,并不理解为什么这种声音会令人感到忧愁。虽然作者年事已高,但他并不害怕虫鸣声的影响,他希望年轻人们不要被这种忧虑所困扰,不要听从他这位老人的担忧。

赏析:
《冬夜闻虫》以寒冷的冬夜为背景,通过虫鸣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的虫鸣声成为了作者对秋天的回忆和思念的媒介,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季节的留恋之情。诗词中的愁绪是一种情感的映射,作者对虫鸣声愁绪的产生感到困惑,这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界声音的感知和情感的复杂性。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年轻人们,不要因为听到他这位老人的愁虑而产生忧虑,表达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对他们未来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夜和虫鸣声,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怀念和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悟。

  • 《流憩》

    苍崖万仞倚空寒,一道飞泉泻半山。到此倚栏聊植杖,少时款款入松关。

  • 《食杨梅三首》

    年年梅里见诸杨,火齐堆盘更有香。风味十分如荔子,何妨盛著绛纱囊。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天寒人寒,五蕴山头仔细看。风动幡动,明眼人前休说梦。

  • 《题左溪齐云阁》

    篮舆游古寺,危阁倚天外。山川混一色,云霞忽万态。啼鸟声交呼,牧竖歌相对。凭栏增气味,披襟绝埃壒。飞泉出阴窅,清风来相背。文酒欢宾朋,乐哉时祶带。

  • 《赠韦八》

    辞君岁久见君初,白发惊嗟两有馀。容鬓别来今至此,心情料取合何如。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华阳竹院居。岂料天南相见夜,哀猿瘴雾宿匡庐。

  • 《感遇》

    我以善勉汝,汝谓出訾毁;置之不复言,意又不能已。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中休犹不可,况本无基址。未言破万卷,日且读十纸,学虽在力行,要是从此始。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