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东林寺上方塔》

尘外乾坤岂易窥,上方寻胜短筇随。
病僧借榻山衣破,卧佛当门石塔危。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
幅巾居士修行久,爱说浮光死战时。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东林寺上方塔》是宋代董嗣杲的诗作,描述了作者在东林寺上方塔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尘外乾坤岂易窥,
上方寻胜短筇随。
病僧借榻山衣破,
卧佛当门石塔危。

乱竹迸阶交密树,
荒苔沿壁缠疏枝。
幅巾居士修行久,
爱说浮光死战时。

译文:
凡夫俗子无法窥见超脱尘世的境界,
攀登至上方塔,仅需一支短竹杖。
一位患病的僧人借用山间的藤榻,衣衫破旧,
躺在佛像前,而门前的石塔却摇摇欲坠。

错综复杂的竹林从台阶上蔓延至交错的树冠,
荒废的青苔沿着墙壁爬满稀疏的枝杈。
一个佩戴方巾的修行者,已经修行多年,
喜欢讲述那些虚幻的光芒和生死之战。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手法,展现了东林寺上方塔的景象,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佛教修行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开篇以“尘外乾坤岂易窥”,表达了超越尘世、超脱纷扰的境界是不容易实现的。上方塔象征着高远的境界,而攀登塔顶只需短筇杖,暗示着内心的坚定和决心。

接下来,描写了一位患病的僧人借用山间藤榻,衣衫破旧,躺在佛像前。这种形象的对比,凸显了塔的高远和僧人的卑微,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与超越的对比。石塔摇摇欲坠,传递了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暗示修行之路并不平坦。

诗中还描绘了乱竹和交密树,荒废的青苔和疏枝。这些景物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东林寺上方塔的荒凉和废墟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枯燥。

最后,诗人以一个佩戴方巾的修行者为代表,他已经修行多年,喜欢讲述那些虚幻的光芒和生死之战。这句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超凡境界和生死观的思考,也暗示了修行的意义在于超越尘世的种种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上方塔的描绘,以及其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卓尔不凡的精神境界。它表达了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景物的写实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修行之路的坚持,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苦难和追求内心自由与平静的渴望。这首诗具有深邃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 《读书四首》

    黄卷中人最起予,病来相对却成疏。新凉试傍青灯看,犹有飞蚊小未除。

  • 《望海潮》

    梅天雨歇,柳堤风定,江浮画鹢纵横。瀛女弄箫,冯夷伐鼓,云间凤咽鼍鸣。波面走长鲸。卷怒涛来往,搅碎沧溟。两岸游人笑语,罗绮间簪缨。灵均逝魄无凭。但湘沅一水,到底澄清。菰黍万家,丝桐五彩,年年吊古深情。锦帜片霞明。使操舟妙手,翻动心旌。向晚鱼龙戏罢,千里浪花平

  •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竹岩》

    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

  •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猗欤太祖,受命于天。化行区宇,功溢简编。武威震耀,文德昭宣。开基垂统,亿万斯年。

  • 《次喻景山韵》

    晨起寻闲共话难,夜深相对菊花寒。如何风雨多才思,故作扁舟上下滩。

  •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义光带砺,象著乾坤。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藩屏王室,翼亮尧门。八才两献,夫何足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