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卷尽秋天清,东皋萧条鸡犬声。
黄叶吟风声不平,芙蕖半落更有情。
归来僮饥羸马疲,城头树暗乌欲栖。
谁家朱楼人夜宿,微红一点帘间烛。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东皋行》是宋代诗人张耒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云卷尽秋天清,
东皋萧条鸡犬声。
黄叶吟风声不平,
芙蕖半落更有情。
归来僮饥羸马疲,
城头树暗乌欲栖。
谁家朱楼人夜宿,
微红一点帘间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在东皋(地名)的凄凉和寂静。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云彩逐渐消散,表达了秋天的清朗。东皋的景色冷落,只有孤零零的鸡犬声回荡。黄叶在风中低吟,显得不平静。芙蕖花已经半落,但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情感。归来的人饥饿而疲乏,马也疲惫不堪。城头的树木黑暗中,乌鸦欲栖。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提到了一家人在朱楼中夜宿,只有微弱的红色烛光透过帘子。
赏析:
《东皋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东皋的凄凉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与景物相互映衬,展示了秋天的凄凉与萧条,以及人们在这样环境中的生活。秋天的云彩卷尽,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黄叶吟风,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不平的感叹。芙蕖半落,传达了对于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与思念。诗中的归来者和疲惫的马,以及城头树下乌鸦欲栖的描写,突出了东皋的荒凉和人们的艰辛生活。最后,诗人以微红一点帘间烛的形象,给读者一丝温暖和希望,也让人们对于这凄凉景象中的人情有所共鸣。
《东皋行》以简洁、凄美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人情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人世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于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凄凉而寂静的秋天世界,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于人世的思考。
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爱人忠主利,善守闭为勇。苟非小勤瘁,安得期逸宠。版筑恐土疏,襄城嫌役重。藩栅聊可固,筠篁近易奉。差池截浦沙,缭绕缘隈垄。矗似长云亘,森如高戟耸。预绝豺狼忧,知免牛羊恐。闾里宽矫步,榛丛恣踏踵。始果游处心,终日成闲拱。
长恨箫声隔粉墙。争教移住五云乡。一溪春水关何事,流水桃花赚阮郎。风搅梦,月侵床。情缘消得海生桑。鸳鸯不锁黄金殿,雌蝶雄蜂枉断
云冥冥,风凄凄。绮疏未白鸡已啼,角声才断辟朱扉。辟朱扉,款朝日。君王剑佩朝诸侯,赫赫明明光万国。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乞巧谁凭。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活人绝技古今无,名下从教世俗趋。坟土尚堪充药饵,莫嗔医者例多卢。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