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名尽挂陶家牓,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不应陶后说无人。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东皋十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屋名尽挂陶家牓,
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
不应陶后说无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居所,以及与陶渊明的关系。诗人通过挂陶家的匾额来表达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自愧不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陶渊明精神和文学的崇高赞颂,认为自己应该向他学习,并将自己的作品归还给他,以表达对他的致敬。
赏析:
这首诗以陶渊明作为主题,通过诗人自己的居所,展现了对陶渊明的崇拜和敬意。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屋子的名字挂着陶家的匾额,这显示了他对陶渊明的推崇之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清新自然、豁达超脱的风格著称,被后世誉为"陶渊明之风"。挂陶家牓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陶渊明的文学精神的熏陶和指引。
其次,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应该惭愧于陶渊明的面前,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足以与陶渊明相提并论。他将自己比作菊花畔的人物,意味着自己在文学上黯然失色,无法与陶渊明相比。这种谦卑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才华的钦佩和自己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充满敬意的态度。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归还给陶渊明,以示对他的致敬和崇敬。这表明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文学才华归功于陶渊明的影响和启发,表示自己愿意追随陶渊明的文学道路。诗人认为陶渊明的精神和文学成就是无法超越的,因此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应该归还给陶渊明,以示对他的尊崇和敬仰。
总之,《东皋十首》通过描绘诗人居所和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拜和敬意,以及对陶渊明文学精神的追求和致敬。这首诗以谦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才华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陶渊明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决心。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简编不负辛勤。羡进德扬名迈等伦。任家无厚积,融融度日,诗多好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闲多。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翕呷霜纨动,阑班采缕长。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民间风俗疑当共,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念旧今归楚,寻师久入吴。有缘依梵释,何事走江湖。休问传心印,当先觅髻珠。直须言语断,方不堕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