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
中有古佛屋,閴无人足音。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
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
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
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丁未岁春过西湖宾藏寺作》是宋代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作者在丁未年的春天游览西湖宾藏寺时的景象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湖畔小径蜿蜒曲折,幽深的松门窈窕。其中有一座古老的佛寺,静谧无人踪声。春天的云彩带来飘洒的雨,给苍茫的山巅带来一片寒冷的色调。谁能知晓战马的繁盛,只见藤萝遮掩了一切。我平生一直想沉浸于云卧的梦境,正欲寻找这太古的心灵。不逊于隐居的士人,与这古寺产生了契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西湖宾藏寺的景色,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湖畔小径弯曲蜿蜒,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松门深处更为幽深。古佛屋的存在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寺内空无一人,安静得连脚步声都听不到。
接着,诗人以春云带来的飞雨和山巅苍茫的冷色来描绘寺庙周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寒的感觉。诗中提到谁能知晓战马的盛况,藤萝的茂盛掩盖了一切,暗示了尘世纷扰和战乱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沉浸于梦幻般的云卧之中,寻找太古的心灵。诗人认为自己与隐士一样,拥有一颗超越尘世的心灵,与这座古寺产生了某种共鸣和契合。
整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西湖宾藏寺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宁静和隐逸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诗词传递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知年来、几番拜疏。但言归去归去。问归有底匆忙事,得恁陈情良苦。天未许。将花绶藻衣,为插仪庭羽。掉头不顾。念白发翁儿,本来天分,不是折腰具。从头数。多少汉庭簪组。滔滔车马成雾。争如祖帐东门外,父子缥缥高举。峨眉下、有几许湖山,无著春风处。留君不住。但远景楼前
危楼深室桂为堂,题品端宜虎豹章。历数诸公皆大手,尚须此老索枯肠。驰神几夜层虚上,血指如今妙斲傍。聊复送君供覆瓿,未须传到郑公乡。
山郡多暇日,社时放吏归。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春风动高柳,芳园掩夕扉。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夹城门外好风光,曾醉君家碧玉觞。杨柳青旗连坐榻,杏花春色过邻墙。回鸾锦字新题句,睡鸭铜炉小篆香。酩酊不辞归路晚,银鞍骢马映斜阳。
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层轩俯江壁,要路亦高深。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功名不早立,衰病谢知音。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懒心似江水,日夜向沧洲。不道含香贱,其如镊白休。经过调碧柳,萧索倚朱楼。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豪华看古往,服食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