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殿词臣亦议兵。
禁中颇牧党羌平。
诏卷促归难自缓。
溪馆。
彩花千数酒泉情。
春草未青秋叶暮。
□去。
一家行色万家情。
可恨黄莺相识晚。
望断。
湖边亭上不闻声。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定风波令(次子瞻韵送元素内翰·般涉调)》是宋代张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浴殿词臣亦议兵,
禁中颇牧党羌平。
诏卷促归难自缓,
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情。
春草未青秋叶暮,
□去一家行色万家情。
可恨黄莺相识晚,
望断湖边亭上不闻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战争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诗中提到了禁中的政治斗争,以及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家国的关怀。诗人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错过机会的懊悔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局的反思。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对比,将政治、家庭和个人的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诗词的开篇,"浴殿词臣亦议兵",表明诗人身处政治的中心地带,他目睹着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对战争的思考。"禁中颇牧党羌平",描述了政治派系的斗争以及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团聚的美好愿望。"诏卷促归难自缓",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但却受到种种阻碍。"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情",描绘了归家时的喜悦和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
然而,诗人也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机会的错过。"春草未青秋叶暮",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年华逝去的懊悔。"□去一家行色万家情",诗人将个人的离别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相对照,衬托出家庭情感的深沉和广阔。
最后两句"可恨黄莺相识晚,望断湖边亭上不闻声",通过黄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错过机会的懊悔之情。湖边亭上的黄莺鸣叫声的消失,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政治、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
一贫成病竟年年,愁入苍茫岁暮天。客至拥衾聊起坐,冷风吹雨湿床前。
醉罢黑瑶池。渺渺春云海峤归。画栋珠帘成昨梦,谁知。百姓人家几度非。相对语斜晖。肠断江城柳絮飞。再见玉郎应不认,堪悲。也被缁尘染素衣。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老树倚岩岩倚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强作千年调,难逾五度春。脊令继踵漫相循。休要关心药裹、也扃门。蕙帐银杯化,纱窗翠黛颦。烧香试问紫姑神。一岁四并三乐、几多人。
天成不挫节根完,底是园工出相端。花面索回银凤舞,苔身宛转翠虬蟠。由来疏散林壑性,稍就规绳廊庙看。至竟负流无改度,雾窗玉立雪篱寒。
晓日早莺啼,江城旅思迷。微官同寄傲,移疾阻招携。远水闾阎内,青山雉堞西。王孙莫久卧,春草欲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