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鱼山豕各忘年,味可胜穷总所便。
堪笑荆吴相俎豆,遂令蛮触自矛鋋。
食无误蟹车同轨,贡不徵蚶泽漏泉。
我在帘山人迹罕,亦蒙惟错馈甘鲜。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丁端叔送海错以诗来用韵酬之》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泽鱼和山豕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表达了它们的味道胜过一切的境界,使人们感到它们的美味无穷可尽。诗人嘲笑了荆吴两地的人们,因为他们过于注重礼仪而错过了真正美味的享受,使得野味自己战胜了它们。诗中还描述了螃蟹和车轨在食物无误的情况下同行,说明了正直无私的品性。然而,这些美味却未能成为贡品,也未能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偏僻山野生活的孤独,但也感激丁端叔把美味的礼物带给他,使他能够品尝到甘鲜的滋味。
这首诗词以食物为主题,通过对泽鱼、山豕、螃蟹等食材的描写,展示了它们的美味和独特之处。诗人通过对食物的赞美,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味道的追求。他以食物作为媒介,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批评了注重礼节却忽略了真正美味的人们。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正直品行和贡献被忽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这首诗词通过对食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意深远,不仅仅是对食物的颂扬,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社会现象的反思。通过诗人的视角,读者可以感受到美食背后的深意,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行云流水的节奏和流畅的语言展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读来愉悦而又思考。
寒食清明却过了,故乡风物祗依然。穷中有客分青饭,乱后谁坟挂白钱。落魄暖春为麦地,阴沉溽雨近梅天。间情正尔无归宿,石鼎新芽手自煎。
宿雨初晴,花艳迎阳,槛前如绣如绮。向晓峭寒轻,窣真珠十二。正朝曦、桃杏暖,透影帘栊烘春霁。似暂隔、祥烟香雾,朝仙侣庭际。更值迟迟丽日。且休约寻芳,与开瑶席。未拟上金钩,尽围红遮翠。命佳名、坤殿喜,为写新声传新意。待向晚、迎香临月须卷起。
无钱溪女亦留鱼,有雨东家每借驴。藜粥数匙晨压药,松肪一碗夜观书。黄紬被暖闲无厌,白布衫长乐有余。南陌东阡春事动,放翁作计未全疏。
楚塞南行久,秦城北望遥。少年花已过,衰病柳先凋。客泪收回日,乡心寄落潮。殷勤问春雁,何处是烟霄。
尤时耿耿丹心在,无事悠悠白日过。万里山河音信少,一春风雨闷怀多。
故人相望眇天涯,久客伤心忆岁华。城上雪声游子屐,县南风色酒人家。邮筒近隔钱塘路,归缆遥牵歙浦沙。乡国清明正愁绝,凭将双泪湿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