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张先(九九○~一○七八),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齐东野语》卷一五)。官宿州掾(《能改斋漫录》卷一七),知吴江县(《中吴纪闻》卷三),嘉禾判官(《宛陵集》卷九《送佥判张秘丞赴秀州》)。晏殊知永兴军,辟爲通判(《画墁录》)。歷知渝州、虢州(《宛陵集》卷二一、三九),以都官郎中致仕。张先以词着,与柳永齐名,苏轼以爲“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嘉泰吴兴志》谓有文集一百卷,惟乐府行于世。史籍无传,其事迹详见夏承焘《张子野年谱》(载《唐宋词人年谱》)所考。 张先诗,以南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张都官集》一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安陆集》,并参校《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至元嘉禾志》(简称嘉禾志)等。另从《安陆集》、《永乐大典》、《能改斋漫录》等书中录诗十九首。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张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以槛菊、兰花、燕子、明月等意象来表达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诗人独自登高楼,眺望远方,感叹山长水阔,不知思念之人所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的描绘。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通过描绘菊花因思念而愁苦,兰花因离别而泣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接着描述了罗幕轻寒、燕子往来,营造出秋日的寂寥和凄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透过窗户,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第三句“昨夜西风雕碧树”,通过风雕碧树的描绘,表达了秋天的寒冷和变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诗人孤独地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感叹山长水阔,不知思念之人所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离愁。
最后两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诗人表达了寄托思念之情的愿望,但面对山河壮阔的景色,却不知思念之人所在,增加了诗词的凄凉和无奈之感。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思念之情,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无尽的辽阔,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小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因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君不见温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载书法岩。又不见蜀公静退不待耄,钟律制成天一笑。乐则行之忧则远,出处无非圣之时。一朝都人拥马首,留相天子不得辞。颍昌胡为几不动,各以就去揭榘仪。悦斋先生天下士,琬琰琮璜国镇瑞。盛名姱节耀古今年内,岁晚松阶犹候对。时台剧谈锯蜚屑,
辘轳晓转素丝绠,桐声夜落苍苔砖。涓涓吹溜若时雨,濯濯佳蔬非用天。丈夫不解此中意,抱瓮当时徒自贤。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倾囷计口卖余粟,买箔还家待种生。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鉏镈资男耕。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瞻彼万仞岩,亭亭上烟霞。其下寒渊水,清不容鱼虾。闵予生好修,而居东海涯。顾见泥中藏,日食百万家。浮名太累人,未语众已哗。为海不为渊,何道以自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