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光阴,世人常被芳菲恼。
玉壶频倒。
惟恨春归早。
何似逍遥,物外寻三岛。
春长好。
瑞芝瑶草。
春又何曾老。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诗词:《点绛唇》
朝代:宋代
作者:张抡
一瞬光阴,世人常被芳菲恼。
玉壶频倒。惟恨春归早。
何似逍遥,物外寻三岛。
春长好。瑞芝瑶草。春又何曾老。
中文译文:
短暂的光阴,常使人们为美好的事物而烦恼。
倒倾玉壶,只可惜春天离去得早。
何不像逍遥自在,追寻离尘脱俗的三岛。
春天长久而美好,满是吉祥的芝草。春天又何曾老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张抡所作,表达了对光阴流逝、春天的感慨与思考。诗中以短暂的光阴比喻人生的短暂,把人们常常为花开花谢而感到烦恼的情绪表达了出来。诗人借用玉壶频倒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离去的惋惜之情。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现实的短暂和离去,他向往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寻求一种物外的境界。他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遥远的地方,远离尘嚣,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所提到的"三岛"可以理解为一个隐喻,代表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春天长久而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瑞芝和瑶草都是吉祥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美好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永远年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春天短暂的思考和感慨,同时展现了他对自由自在、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春天永远年轻和美好的赞美。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深思和美的享受。
赤帻峨峨玉羽明,篱间新织竹笼成。老人从此知昏晓,不用元戎报五更。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年踰关百颇酸心,眼底朋俦试选抡。松竹梅花三益友,诗书画卷一閒人。北窗高卧那非乐,南阮甘贫只任真。却喜生无荣辱事,底须姓字动朝绅。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见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旌阳远游同一许,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