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重帘,那回来处花相向。
迟迟一饷。
记得春模样。
昨夜月明,应照芙蓉帐。
空凝望。
蜂劳蝶攘。
谁在花枝上。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点绛唇(醉中记游一处,复寻不果)》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院里的重重帘幕,那个回来的地方,花儿相互倾向。
拖拖拉拉地点了一盏灯。记得那春天的样子。
昨夜明亮的月光,照在芙蓉花的帐幕上。空空地凝望着。
蜜蜂忙碌,蝴蝶忙乱。谁在花枝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追忆失落的美好时光的情感。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游玩过的地方,但当他再次寻找时,却无法再找到那个地方。诗中通过描写小院中的帘幕、花朵、灯光和春天的景象,以及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射在帐幕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寻。最后两句中的蜜蜂和蝴蝶象征着繁忙和混乱,诗人不知道在那些花枝上还有谁。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回忆的渴望。通过描绘小院中的帘幕和花朵,诗人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中的灯光和明亮的月光烘托出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心中憧憬的景象,增加了诗词的浪漫主题。
诗中的"点绛唇"是诗词的题目,可能意指点燃红唇,也可理解为点亮红唇,喻指点亮了回忆中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多次使用"记得"和"昨夜"等词语,强调了自己对过去的记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最后两句的描写,蜜蜂和蝴蝶象征着繁忙和混乱,可能意指现实生活的喧闹与纷扰,与诗人内心追寻美好回忆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谁在花枝上"则显露出诗人对未知的渴望,希望找到那个曾经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词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怀与留恋,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和无尽的思索,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之感。
随意上渔舟,幽寻不预谋。清溪欣始泛,野寺忆前游。丰岁鸡豚贱,霜天柿栗稠。余生知有几,且置万端忧。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在家乃虑国,此事古人风。蚤作欣闻雨,欢谣欲助农。不须询父老,断可验凶丰。药裹从兹屏,诗筒要数通。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蟠桃十月惊春早。春到玉梅枝上小。和羹人物应时生,天上骑鲸生凤沼。万家宝篆祥烟晓。竞祝史君长不老。夜来南极照元台,见说沙堤新筑了。
金华环秀抵仙都,雁宕石门天下无。眼见朱幡出云雾,手提丹笔洗焦枯。海鱼味爽休多食,岭马程艰合缓驱。定有车前投贽者,幅巾麻褐是真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