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点绛唇(酴醿)》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
怕钩衣袖。
不放攀花手。
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
还依旧。
谪仙去后。
风月今谁有。

作者介绍

王十朋(一一一二~一一七一),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初添差绍兴府佥判,三十年,除祕书省校书郎,寻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三十一年,迁着作佐郎、大宗正丞,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即位,除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累迁国子司业、起居舍人,改兼侍讲、侍御史。隆兴二年(一一六四),知饶州。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知夔州。三年,知湖州。四年,知泉州。七年,除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七月卒,年六十。謚忠文。有《梅溪前后集》及奏议等五十四卷。事见本集附录《龙图阁学士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王十朋诗,以明正统刘谦刊《梅溪先生文集》(即《四部丛刊》影印本)爲底本,此本刊印粗陋,但后来各刊本均出此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参校清雍正唐传鉎重编《宋王忠文公全集》五十卷本(简称雍正本)和光绪重刊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点绛唇(酴醿)》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点绛唇(酴醿)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
怕钩衣袖,不放攀花手。
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
还依旧,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

中文译文:
野外的美丽形态,在树枝上占据了漫长的春天。
害怕勾住衣袖,不敢触摸花朵。
试问东山,花儿是否依然如当初。
依然如故,仙人离去之后,如今谁拥有了风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首先,诗人称赞了野外花朵的美丽形态,它们在树枝上持久地占据着春天。这里的"野态芳姿"意味着花朵自然而生的美丽姿态,与人工修剪和栽培的花卉不同。诗人通过这句描述,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珍视。

接着,诗人表达了一种畏惧之情。他怕自己的衣袖被花钩住,因此不敢伸手去触摸花朵。这种畏惧可能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对于美丽的敬畏之情,诗人害怕自己的行动会破坏花朵的完整和美丽。另一种解读是对于逝去时光的畏惧,诗人不敢触摸花朵,害怕时间的流逝,害怕美好的事物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消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 东山是指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他问这里的花儿是否还和过去一样美丽。这句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思考。无论是花朵还是其他美好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诗人希望它们能够依然保持当初的美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叹和思索。诗人说花儿"还依旧",但"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这里的"谪仙去后"指的是诗人自己离开了东山,离开了美丽的景色。"风月"代表美好的事物和时光。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离去后美好事物的担忧和思念,亦可理解为对于他曾经创作的诗歌作品的思考。他在离开东山之后,对于美好事物的享受与欣赏也成了一个疑问,他在询问谁能够继承和感受到这份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赞美自然的美丽,但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敬畏和时光流逝的担忧。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传递出对于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思索。

  •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 《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

    落日重城夕雾收,玳筵雕俎荐诸侯。因令朗月当庭燎,不使珠帘下玉钩。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军城画角三声歇,云幕初垂红烛新。

  • 《即事》

    凝云淡淡山苍苍,在影下照生湖光。渔舟散入绿苹去,划破琉璃三四行。

  •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酒客来中散,诗僧约惠勤。共听茅屋雨,添炷憓山云。万事休多问,三杯且一醺。君看醉中语,不琢自成文。

  • 《鹭鸶》

    西风澹澹水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何限归心倚前閤,绿蒲红蓼练塘秋。

  • 《子融观木怀赵连州有别后吟情浑冷落不知花卉》

    诗哦击坏兴悠哉,一任光随头上催。味好花间懈醇酎,风清竹外见疏梅。孤鸿忽自云间至,好意惊从天外来。人有合离花一也,不应人去不花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