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点绛唇(兰花)》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
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
国人争媚。
不数桃和李。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道进,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工词,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强村丛书》传于世。

姚述尧的著述

  字进道,华亭(今上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乾道四年,知温州乐清县。九年,权发遣处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六八)。淳熙九年,知鄂州,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三六)。十五年,知信州,旋改主管毫州明道宫。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以其官乐清时县有箫台峰,故取以名词,今存《彊村丛书》本。其词“清丽芊绵,绝无语录气,亦南宋道学家所罕见也”(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慢词如《念奴娇》(山城秋早)抒怀,《水调歌头》(碧落暮云卷)咏中秋,气势豪放,风格接近苏东坡;短调如《朝中措》(满城风雨近重阳)、《减字木兰花》(暗香清绝),也清新灵动。《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六十九首。《全宋诗》卷二一二七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四九二二收有其文。事迹见《永乐乐清县志》卷七、陆心源《箫台公馀词跋》。

作品评述

《点绛唇(兰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姚述尧。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潇洒的红唇,在寒林中,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国人争媚。
不数桃和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兰花为主题,通过描绘兰花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赞美和讴歌。

诗中描绘了一片寒林,其中一朵点绛唇(兰花)自由自在地生长着,与周围的松篁交相辉映。凤簪斜倚,指的是兰花瓣状的花瓣,它们像凤凰的簪子一样斜斜地倚在花蕊上,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笑傲东风里,表达了兰花自信的态度,它在东风中欢笑,自得其乐。

诗中还提到了兰花的幽香,这种香气细腻而迷人,使得国人都争相追求和崇拜。作者通过兰花的美丽和香气,暗示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这种美的追求和欣赏。

最后两句“不数桃和李”,意味着兰花的美丽超越了桃花和李花,桃花和李花在中国文化中都有很高的地位,但作者认为兰花更胜一筹,更值得人们的赞美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兰花的美丽和高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赞美之情,通过兰花的形象来寄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意,给人一种清新高雅的感觉。

  • 《白鹇》

    乔木暗青山,晴川下白鹇。春云生岭上,积雪在嚣间。绿草张新翳,柔冠总翠鬟。时哉养文素,不是杂斑斑。

  •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沧海难回日,青云如送春。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感格英灵在,褒扬大号新。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

  • 《出城二绝》

    小憩城西卖酒家,绿阴深处有啼鸦。主人叹息官来晚,谢了酴釄一架花。

  • 《同李三月夜作》

    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 《有客》

    青春挽不回,白发摘不尽。减围羞敝带,照面怯皎镜。功名知傥来,肯问终南径。荣枯默有数,岂待盖棺定。人世如梦幻,具眼须猛省。毋为尘埃役,而改山林兴。亭前富葵花,隔帘烜红影。雨余老苞困,欲谢若未忍。有客适过秋,对此惜芳影。从事在青州,呼儿往三请。

  • 《月夜过灵彻上人房因赠》

    此身会逐白云去,未洗尘缨还自伤。今夜幸逢清净境,满庭秋月对支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