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无多小似萤,虚堂夜静灭还明。
若教安顿无风处,犹可从容到五更。
潘牥(一二○四~一二四六),字庭坚,以字行。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号紫巖,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歷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官,迁太学正,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任,年四十三。有《紫巖集》,已佚。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潘庭坚墓志铭》,《宋史》卷四二五有传。 潘牥诗,据《后村千家诗》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诗词:《灯》
朝代:宋代
作者:潘牥
一点无多小似萤,
虚堂夜静灭还明。
若教安顿无风处,
犹可从容到五更。
中文译文:
一点微小如萤火,
在空荡的堂屋中夜晚安静地闪灭又明亮。
如果能够安置在无风之处,
仍然可以从容地燃烧到天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灯火为主题,通过对灯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宁静、从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开头描述了灯光微小如萤火一般,暗示了灯的微弱和渺小,与虚堂的夜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微小的灯光在空荡的堂屋中,能够使整个空间充满光明,给人一种安宁、温馨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灯光的崇敬和赞美。作者希望灯能够在安静无风的环境中燃烧,这样灯光就能持续不断地照亮夜晚,不受外界的干扰。这种对灯光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内心宁静和从容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从容生活的渴望。作者希望能够像灯一样,安置在无风之处,从容地照明直到天明。这里的从容,不仅是指灯的持久燃烧,也是对于人生境遇的应对态度。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在安静中从容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不被外界的喧嚣和干扰所动摇。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从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灯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安定、宁静生活的向往,并寄托了对于内心平静、从容面对世俗纷扰的希望。这首诗给人以安抚和启示,鼓励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我祖当家始,零丁只影存。根芽惟大母,枝叶又曾孙。触少心犹惕,慈多语易温。德尊年亦称,消得诰花恩。
每愧诗无古风调,背山楼阁晒花褌。稍知海若吞河泊,敢眩蹄涔一勺浑。
马转栎林山鸟飞,商溪流水背残晖。行人几在青云路,底事风尘犹满衣。
泉来有脉去无痕,水底神龙暗吐吞。莫怪一池杯样小,个中风雨洗乾坤。
羽仙尘外学修行,未蜕那知身已轻。露里厌为无事饮,风前戏作不平鸣。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顾我废蓼莪,日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