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占祝融胜,镇从盘古为。
车航一都会,鼎鼐几楼台。
远水便鸥狎,前峰约雁回。
当思牧民意,保养甚於胎。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登寿沙和抑斋韵》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寿沙的山峰,抑制内心的烦忧。
这里的景色胜过了祝融山,它的气势自古以来就如盘古的力量般镇定。
在这里,车船在一座繁华的都市中穿行,高楼大厦宛如鼎鼐般耸立。
遥远的水面上,白鸥轻盈地飞舞,前方的山峰时常有雁群回归。
在这里,我们应当深思牧民们的心愿,保护和培育他们胜过保护胎儿般的珍贵。
诗意和赏析:
《登寿沙和抑斋韵》以山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牧民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祝融山和寿沙山的景色,强调了寿沙山的壮丽和神圣,将其与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相提并论,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和威严。
诗词描绘了一幅繁华的景象,车船穿行于都市之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给人以繁荣繁华的感觉。同时,远处的水面上鸥鸟翱翔,山峰间雁群频繁往返,揭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循环不息。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牧民的思念和关怀,呼吁保护和培养他们,将他们的生活和未来视为至关重要的事情。这种关怀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关注,传达出一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整首诗以壮丽的山水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牧民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民的关怀之情。它既有山水诗的奇峰异水之美,又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情厚意的创作态度。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予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草木尚有斗,人物谁非仙。栽培自何代,衰老今多年。大旱不減翠,涉春无益鲜。生当好世界,过尽闲云烟。房心欲布政,柱石安可捐。
过眼一春春又夏,开残芍药更无花。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剪翅小鹰斜,绦根玉镟花。鞦垂妆钿粟,箭箙钉文竹。狒狒啼深竹,鵁鶄老湿沙。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
手攀桥柱立,滴泪天河满。
眼有紫棱安用,眉无黄色何妨。自断非封侯相,尚堪作牧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