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李叔器家见一亭》

别驾当年蚤见几,郎君久亦弃文闱。
闭门幽径滋苍藓,杖策高亭接翠微。
试问丘园返初服,定胜风雨盖征衣。
一官政为饥謇计,未免饥寒故不归。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登李叔器家见一亭》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李叔器的家中看见一座亭子
回首往昔,曾经多次相会,如今郎君已经离开文闱
闭门自守的幽径上长满了苍藓
我拄着拐杖,登上高亭,迎接着微风中的翠绿
试问丘园的景致如何,是否仍穿着初次的朝服
定能抵挡风雨的征衣
我只是一个官员,为了生计而忍受饥寒
因此未能回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蕃登上李叔器家中的一座亭子时的情景。诗人回忆起与郎君的往昔相会,然而郎君已经离开了进士科举考试的殿堂。诗人闭门自守,走在幽静的小径上,小径上长满了苍藓。他拄着拐杖登上高亭,迎接微风中带来的翠绿。诗人询问丘园的景色如何,是否还穿着初次进朝的朝服,是否能够抵挡住风雨的征衣。诗人自称只是一个官员,为了生计而忍受饥寒,因此不能回家团聚。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展示了时代风云变幻下的个人遭遇和官场压力。诗中以李叔器家中的一座亭子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郎君相会的回忆和思念。诗人闭门幽居,步行在幽静的小径上,小径上长满了苍藓,这些描写烘托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拄着拐杖登上高亭,迎接微风中的翠绿,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人问及丘园景色和郎君的近况,显示了他对乡村生活和与郎君的重逢的渴望。然而,诗人自称只是一个官员,为了生计而忍受饥寒,不能回家。这揭示了官场的残酷和现实的压力,以及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无奈和遗憾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既展现了个人的遭遇,又折射出了社会背景下的普遍现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松鹤》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

  • 《晓出》

    一双杜宇青天月,两点乌犊白水陂。不为好山勾引出,那知已是插秧时。

  • 《水调歌头》

    白窃有恨焉,因以陶渊明为答,盖有激云耳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常于闹里,端的认得主和宾。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园圃日成趣,桃李几番春。挹清风,追往躅,事如新。遗编讽咏,敛衽千载友斯人。君爱谪仙风调,我恨楼船迫胁,终污永王B26D。何似北窗下,

  • 《代董秀才却扇》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 《张若虚乃予妻党汤德翁外孙喜其来赋比》

    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谨厚甚似之,好修仍寡言。功名在少壮,简编勤讨论。剩观书连屋,愿闻策临轩。方起宁氏宅,再兴文纪门。

  • 《山中新晴》

    山中新晴晓烟暖,散带颓冠漱岩畔。海盐未去猿鹤喜,柴桑初归松菊乱。林间余雨时一滴,岭上飞云忽双断。安能举手恣扶摇,欲共高鸿拂霄汉。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