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登定王台》

羽旄种鼓旧曾游,沟叶宫花迹尚留。
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
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登定王台》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国沧桑变迁的感慨和对于岁月流转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上定王台,回首羽旄的痕迹依然可见,曾经的游历历历在目。沟渠上的落叶,宫殿中的花朵,都留下了过去的痕迹。耆老们流离失所,底蕴深厚的秦雍之土被遗忘,但他们的记忆仍然存留。登上高台,俯瞰伟大的楚湘州,感叹其壮丽景色。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古老的国家,千百年来的祭祀仍然延续,林木凋谢,空山中又是一年秋天。远眺天空,无法尽述其辽阔,西风吹过,带来雁的哀鸣,使人心生忧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登上定王台的场景,展现了对于历史沧桑和时光荏苒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述过去的风景和人事物的变迁,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之情。他对于旧时的风景和历史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于岁月流转的感慨,都在诗中得以体现。

诗词采用了自然景物和历史人事的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沟渠上的落叶、宫殿中的花朵等细节,展现了过去和现在的反差。同时,通过登临高台俯瞰楚湘州,表达了对于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秋天的景象和西风带来的雁声,表达了对于岁月流逝和离别的忧愁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历史变迁和人事物的沧桑。通过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故国的眷恋和对于光阴流转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清明前十日大雪二首》

    五花素色逼窗檐,纸帐重将布被添。天为韶阳太妖治,故令剪水作清严。

  • 《句》

    千里水云归泽国,一帆烟雨挂秋江。

  • 《和大雪折木》

    季秋木叶未全落,西风卷云飞雪作。奔腾倾倒来不停,顷刻山川失寥廓。白头老翁仰天叹,一生未见可吁愕。但悲无食饥冻死,何暇更议阴阳错。樵车不来椽数尽,仰彻屋茅烹苋藿。坐愁穷腊安可度,律管未改初冬朔。我居堂前有大榆,百年老干龙鳞剥。夜声疑是神物伐,参天大枝脆如斮。

  • 《武康附夜航入京》

    今晚后溪风色顺,暑威未肯回凉信。独泛官河雨气收,野林鸦落归无阵。听钟摇出港汊重,新塘光现横空龙。松头暝破月色吐,油云散尽回千峰。

  • 《涉江采芙蓉》

    六月江南天,家家出采莲。并舟青雀近,分歌绿水连。看花误是面,摘叶戏成钿。夕阳归渡口,更觉晚妆鲜。

  • 《冬初酒熟二首》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秋怀久寥落,冬计又如何。一瓮新醅酒,萍浮春水波。酒熟无来客,因成独酌谣。人间老黄绮,地上散松乔。忽忽醒还醉,悠悠暮复朝。残年多少在,尽付此中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