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出丰年,俭生不孝。
自古自今,岂容师教。
义兮义兮知不知,官税了兮何用钞。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德义请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师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德义请赞,
以德行义,值得赞美。
朝廷丰年,百姓宜有所得;
而有些人却因为过于节俭而忽视了孝道。
从古到今,岂容让师教导呢?
义啊,义啊,你是否真正了解义的真谛?
官府征税已经过多,那么钱财还有何用呢?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德行和义理念的思考和感叹。首先,作者强调了德行与行善的重要性,认为值得赞美的人是那些能够以仁慈和道德行为来回报社会的人。其次,作者指出,尽管朝廷有丰收,但有些人却因过于节俭而忽视了对家庭的孝道。这种情况使得作者感到忧虑,认为从古到今,人们都应该明白,仅有义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恰当地履行作为子女的孝道。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质疑了官府过多征收的税金,提出了反思。他认为如果官府征收的税款过多,而没有合理的运用,那么这些钱财又有何意义呢?这种质问暗指社会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和官员滥用职权的问题。
整首诗词通过对德义与孝道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关切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它提醒人们要注重道德行为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呼吁官府应该更加审慎地运用税收。这首诗词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人们关注社会公平和道德伦理有着启示作用。
春风不入鬓边青,羞逐儿童趁晚晴。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
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高秋吐明月,白璧悬青岑。晃荡河汉高,恍悢窗户深。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卓尔西山百里强,累年家有桂枝香。万株松竹封三径,数世儿孙食一堂。客舍远连虚席密,县衙斜引阙门长。就中好是华林墅,别种梧桐养凤凰。
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天涯芳树绾离旌,迁客迟回恋圣明。晓梦依稀度阊阖,尚随残月听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