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得存心书诉贫》

务得终多惧,图全敢叹穷。
懒能争口腹,差觉负儿童。
客久丛咨怨,年衰绝变通。
云台少冯衍,未必尽人雄。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得存心书诉贫》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贫困境遇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感叹和无奈。诗人坦言自己常常担忧未来的困境,却又努力追求全面的发展。他批评了那些懒散不争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对社会责任和他人负担视而不见。诗人觉得自己身负家庭的重担,年岁渐长,却没有变通的机会。他提到了云台山,暗示了人才的稀缺和社会机会的有限,认为并非所有有才能的人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赏析:
《得存心书诉贫》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贫困带来的痛苦和人生的困境,折射出宋代社会的现实。诗人的用词朴实而直接,没有华丽的修辞,使诗歌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通过对贫穷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社会不公和机会不均的忧虑。他批判了懒散消极的态度,呼吁人们积极争取,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也要关心他人的困境。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形式传达了深沉的思考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切期望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通过描写个人的遭遇和困境,诗人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使读者对社会现实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得存心书诉贫》以简约的语言传递出对贫困和社会不公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改善现状的呼吁。这首诗词虽然简短,却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社会公平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再观十里塘捕鱼有叹》

    渔者都星散,那知不是真。忽然重举网,何许有逃鳞。暗漉泥中玉,光跳日下银。江湖无避处,而况野塘滨。

  • 《南歌子(寄景卢)》

    南浦山罗列,东湖水渺弥。主人好客过当时。斗转参横时候、醉如泥。莫管莺声老,从它柳絮飞。野园春色别无奇。船上有花多酒、未须归。

  • 《雪後寻梅偶得绝句十首》

    雪晴萧散曳筇枝,小坞寻梅正及时。临水登山一年恨,十分说似要渠知。

  • 《过史正议宅》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山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 《树影》

    莫要随风上下狂,空将闲影傍斜阳。斜阳西去还催去,自在虚明一带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