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荒城孤绝处,犹指玉钩亭。
凉月遍宜上,江南山更青。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荒凉孤寂的地方,以及在这个地方观赏凉爽的月光和江南山色的美景。

这首诗词可以分为三首,下面是每一首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荒城孤绝处,
犹指玉钩亭。
凉月遍宜上,
江南山更青。

译文:
在这荒芜的城池孤寂之处,
仿佛可以寻找到玉钩亭的踪迹。
凉爽的月光洒满了上空,
江南的山峦更加苍翠葱茏。

诗意:
这首诗以荒芜的城池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孤寂和寂静的氛围。诗人提到了玉钩亭,这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可能象征着遥远的忧伤和思念。凉月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天空,美丽的江南山峦也呈现出深绿的色彩,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赏析:
诗人通过对荒城孤寂之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他以玉钩亭为象征,使诗中的寂寥和思念更加深刻。凉月的出现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清凉,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江南山色的描绘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让人感受到山水的静谧和生机。

第二首:
远山芳草绿,
寒渚落花明。
几处渔舟过,
孤城尽日晴。

译文:
远处的山峦绿草如茵,
寒凉的水面上飘落花朵闪烁明亮。
几只渔船穿过其中,
孤寂的城池整日晴朗。

诗意:
第二首诗以远山和水面上的景色为主题,描绘了山峦的绿意和花朵的飘落。渔船穿梭其中,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和活力。虽然城池孤寂,但天空晴朗,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明亮的氛围。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远山的绿意和水面上的花朵,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渔船的出现为整个场景带来了一丝生动和活力,使诗中的寂寥感减轻。尽管城池孤寂,但晴朗的天空给人以希望和明亮的感觉,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第三首:
黄鹤当时翻白浪,
红旗半夜动青山。
望极天涯来何处?
绿水青山自无限。

译文:
黄鹤当年翻动白浪,
红旗半夜在青山上摇曳。
遥望天涯,不知何处?
绿水青山自有无限风光。

诗意:
最后一首诗以黄鹤、红旗和天涯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追寻和无限的意境。黄鹤翻动白浪,红旗在夜晚摇曳于青山之上,给人一种壮丽和激情的感觉。诗人远望天涯,不知道何方才是目的地,但绿水青山自有无限的风景,暗示着无论何处,都会有美丽和宽广的景色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赏析:
诗人通过黄鹤、红旗和天涯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激情和追寻的氛围。黄鹤翻动白浪和红旗在夜晚摇曳,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壮丽和激动的感觉。诗人远望天涯,展示了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最后,他强调了绿水青山的美丽和无限的风景,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晁补之的《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通过对荒芜孤寂的场景、凉爽的月光和江南山色的描绘,以及对黄鹤、红旗和天涯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一种凄凉、清新、追寻和无限的情感与意境。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和哲理的内涵。

  • 《满江红(饯京仲远赴湖北漕)》

    雨沐风梳,正梅柳、弄香逞色。谁忍听、送君南浦,阳关三叠。玉节前驱光照路,金杯争劝愁生席。泛锦樯、西去若登仙,乘槎客。春有意,寒无力。和风满,洪波息。笑庐峰湓浦,旧游陈迹。昔日蜚声台柏劲,他年坐对堂槐密。想轺车、不待政成时,追锋急。

  • 《泛溪船至巴东》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 《雨霁登北岸寄友人》

    稻黄扑扑黍油油,野树连山涧自流。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

  • 《夜行次东关(一作行次潼关驿)逢魏扶东归》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 《又次韵二首》

    几日春寒似禁烟,杜门浑欲任流年。得钱相觅非难办,载酒来过定孰先。无奈梅边虚胜践,遥怜柳外涨晴川。佳时纵意须从事,莫笑幽人也化缘。

  • 《李待诏虎溪三笑图》

    偶然行过溪桥,正自不值一笑。三人必有我师,不笑不足为道。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