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旁观一世余,元非亲物亦非疎。
酒边每事如人意,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生逢周流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独恨无从掺子祛。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悼杨休甫》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袖手旁观一生余,
元非亲物亦非疎。
酒边每事如人意,
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
生逢周流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
独恨无从掺子祛。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陈傅良对已故朋友杨休甫的悼念之情。诗中,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来表达对杨休甫的怀念和思念之情。他表示自己在人生中并非与杨休甫亲近,也不是疏远,而是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世事。无论是喝酒还是其他事情,都能得心应手,使他感到满意。他常在夜晚熬夜读书,烛光下埋头苦读。他学习了庄子和屈原的才华,并以此为止,暗示自己在逝去的岁月中,已经得到了满足。然而,他对于自己生活在如今这个纷繁世界的感叹和思考,使他对于命运的安排产生了疑问。他在西州结识了杨休甫,两人成为了好朋友,但现在杨休甫已经离世,作者独自怀恨,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
赏析:
《悼杨休甫》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朴实自然,没有过多修饰和雕琢。作者通过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动,表达了对杨休甫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和世事的思考。整首诗以朴素的情感和真挚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诗中的“袖手旁观”表明了作者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世事,保持着自己的内心宁静。作者对酒事的描述表明他能够得心应手,顺应自然,这也可理解为他在生活中能够从容自在地面对困境和挑战。夜晚的熬夜读书表明了作者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热爱,他通过读书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生活在纷繁世事中的思考和疑问。他在结识杨休甫时感到欣喜,但现在杨休甫已经离世,作者独自怀恨,无法消除内心的忧愁。通过对友人逝去的悼念,作者对于自己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产生了思考。这种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感叹。
总体而言,《悼杨休甫》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命运的思考。诗中展示了作者对于自己生活态度的坚持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痛苦和对现实世界的困惑。这首诗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表达,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物理分明,人事巧、元来是拙。常自觉、满怀春意,向他谁说。剩喜登临频眺望,那知出处成迂阔。细闲思、萧散较贪痴,谁为劣。高楼上,蝉声歇。飞栋外,云行绝。见明河星斗,半空森列。领略光阴成赋咏,等档酬唱休旌别。要良辰、把酒倩佳宾,嘲风月。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子盍观於泉,遇险维其止。流行非所知,一寒清到底。
与客到先春,衰思觉飞越。时当万卉凋,似补群花阙。始信元化功,生意何曾辍。却疑钧天宴,群仙委佩玦。不数藐姑仙,神肤莹水雪。癯然抱清幽,卓尔负奇绝。生香巧藏密,静艳羞容悦。阳萌知独复,岁寒见孤洁。我来觞其下,坐对垂垂发。头白不待摧,颜赪为尔设。因思年少时,高枝
何待台倾曲沼平,昨朝户牖上丹青。寒花自拆侍中圃。劫火犹存太祝厅。托绍遗言那忍负,哭怜哀挽不堪听。空令雪鬓龙钟叟,秉笔来书宰上铭。
铺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块。铺翠被,待君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