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悼承天月禅老》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的承天月禅老的哀悼之情。诗人认为月禅老在他生命的早期就具备了卓越的领悟力和智慧,而他的诗心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更加专注。然而,月禅老传下的灯火和诗笔又将由谁来继承呢?绝笔在哪篇作品中停驻?朝客离去,谈话的场景散去,只有野禽偷窥着禅席上的法喜。唯有北石庭院中的轩阁,依然寂静自在,宛如秋天之后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已故禅师月禅老的思念和敬意。诗人通过对月禅老的评价,展示了他对禅宗修行的敬仰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诗句中的"祖意生来达"意味着月禅老在出生时就具备了对禅宗的领悟力,而"诗心老去专"则表达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专注和经验积累。诗中的"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表明了传统智慧的延续和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承接的思考。最后两句诗将焦点转向北石庭院中的轩阁,通过对静谧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宁静和永恒的意象。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展示了对禅师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通过环境的对比展示了禅修的平静与恒久。整体上,这首诗词以含蓄的语言传递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禅宗和诗歌创作的独特理解。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烹金之炉,铸人之模,净名一默。国师三呼,你诸人又向甚麽处摸索。
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
西湖避暑棹扁舟。忘机狎白鸥。荷香十里供瀛洲。山光翠欲流。歌浩浩,思悠悠。诗成兴未休。清风明月解相留。琴声万籁幽。
平明欲敛云复厚,薄晚未休风更颠。老怯春寒不宜出,下帷添火拥书眠。
古来建大厦,所贵楹桷崇。沛公得三士,折箠驱群雄。嗟哉汉诸孙,永负隆准公。表既憎弥衡,璋复轻张松。幽州小从事,苦谏不见从。赖有大耳儿,犹能过隆中。吾评四刘牧,三豕而一龙。景升最可笑,接士满郊宫。坐看故人子,低头混耕农。平生慕西伯,对面失飞熊。阿琦去梯策,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