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笃情怀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难追。
雪霜未始寒无甚,松桂何尝色暂移。
洛邑士人虽我信,天津风月只君知。
梦魂不悟东都远,依旧过从似旧时。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这首诗词《代书寄吴传正寺丞》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代书寄给吴传正寺丞
敦笃情怀世所稀,
昔年今日事难追。
雪霜未始寒无甚,
松桂何尝色暂移。
洛邑士人虽我信,
天津风月只君知。
梦魂不悟东都远,
依旧过从似旧时。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深情厚意向吴传正寺丞代书为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他回顾了过去的往事,意识到时间流逝无法追回,但他的情感依然如昔。诗中通过描绘雪霜和松桂的稳定不变来象征友谊的坚固和持久。他承认自己在洛邑的士人中有一定的声誉,但只有吴传正寺丞能理解他内心深处的风月之美。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东都(指京城)的梦幻感受,虽然他与友人分隔两地,但彼此的交往依然如过去一样亲密。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邵雍深情厚意的一面,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意象描绘生动,雪霜和松桂的形象象征着稳定和持久,与友谊的坚固相呼应。邵雍对友人的信任和理解被强调,他认为只有吴传正寺丞能真正理解他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东都的遥远,但他仍然怀念过去的时光,希望友谊能够延续。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深情厚意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过往时光的思考和回忆。
昨日春冰破水边,今朝腊雪坠风前。岁华过目疾飞鸟,壮志如何不着鞭。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石城尝力战,黟歙本连盟。京口殊动茂,临川叛寇惊。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当门。台殿金碧毁,丘墟桑竹繁。萧萧新犊卧,冉冉暮鸦翻。回首千岁梦,雨花何足言。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太玄正教,离繁华、修整真清真静。清静之中开道眼,舒展银霞流井。溢落精空,冲盈法界,满满收金鼎。烹煎日月,混纯天地齐永。寂寥独立无双,孤然不改,万法心俱省。变化飞升朝上帝,返入清阳真境。不夜长春,神仙聚会,授命灵童请。玉婴吟送,一杯长寿酩酊。
浙水秦淮度十霜,官清谁薄简编香。春来怪底鸟乌乐,归去喜同灯烛光。身近广寒犹内热,手遮赫日却心凉。只愁初踏江边路,封土累然似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