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黍筒小费名田课,
昌歜多浮乐圣杯。
笑倩艾人看外户,
北窗深处咏归来。
中文译文:
黍筒小费名田课,
玲珑的竹筒里盛满黍米,
象征着尊贵的土地。
昌歜多浮乐圣杯。
端午节的钟声清脆悦耳,
欢乐的氛围弥漫在圣杯中。
笑倩艾人看外户,
童子们在门外嬉笑打闹,
愉快地观看着。
北窗深处咏归来。
北边的窗户深深地倚在墙角,
从那里传来欢乐的归程之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为代表儿童写的端午节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欢乐氛围和儿童们的活泼可爱。黍筒象征着丰收的农田,代表着富饶和尊贵的土地,体现了农耕文化中对丰收的向往和祝福。昌歜多浮乐圣杯,描述了端午节钟声的悦耳动人,以及欢乐的气氛充盈在圣杯之中。笑倩艾人看外户,表现了孩子们在端午节玩耍、观看龙舟比赛的愉快场景。北窗深处咏归来,描绘了北边窗户深深地倚在墙角,从那里传来归程的欢乐之歌,意味着端午节的活动即将结束,孩子们将带着欢笑和欢乐回家。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儿童的天真快乐,展现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和对儿童的关怀。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欢乐氛围和儿童的快乐心情,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双涧流泉彻底清,五峰晴挂白云轻。泉流云散迟归步,犹欲思丰问此生。
衰病作书祟,常恨无新功。兔瓯供茗粥,睡思一洗空。郊居近城闉,漏鼓传冬冬。缃帙开烂漫,牙签纷叠重。朱黄参笔墨,照映灯花红。鲁壁汲冢秘,天遣慰困穷。衮衣窥藻火,宗庙听笙镛。端居得至乐,生世岂不逢。藜羹冷未啜,短褐忘严冬。拜手谢造物,不须黑头公。
去路湘桃破萼,归时乳燕巢梁。不成一事又还乡。也是经春游荡。香炉重燃鸂鶒,罗衾再拂鸳鸯。今宵应解话愁肠。指点尘生绣帐。
传道临春昔丽华,不从陈帝入隋家。独将亡国千年恨,留下双颦寄岸花。
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叶情无限。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孝宣不召山阳守,痛在糟糠不下堂。家国莫先笞已子,汉人空识抱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