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黍筒小费名田课,
昌歜多浮乐圣杯。
笑倩艾人看外户,
北窗深处咏归来。

中文译文:
黍筒小费名田课,
玲珑的竹筒里盛满黍米,
象征着尊贵的土地。
昌歜多浮乐圣杯。
端午节的钟声清脆悦耳,
欢乐的氛围弥漫在圣杯中。
笑倩艾人看外户,
童子们在门外嬉笑打闹,
愉快地观看着。
北窗深处咏归来。
北边的窗户深深地倚在墙角,
从那里传来欢乐的归程之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为代表儿童写的端午节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欢乐氛围和儿童们的活泼可爱。黍筒象征着丰收的农田,代表着富饶和尊贵的土地,体现了农耕文化中对丰收的向往和祝福。昌歜多浮乐圣杯,描述了端午节钟声的悦耳动人,以及欢乐的气氛充盈在圣杯之中。笑倩艾人看外户,表现了孩子们在端午节玩耍、观看龙舟比赛的愉快场景。北窗深处咏归来,描绘了北边窗户深深地倚在墙角,从那里传来归程的欢乐之歌,意味着端午节的活动即将结束,孩子们将带着欢笑和欢乐回家。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儿童的天真快乐,展现了作者对节日的喜爱和对儿童的关怀。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欢乐氛围和儿童的快乐心情,同时也启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 《昔游诗》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 《泊盂城驿简仲辋庄》

    盂城驿口射阳西,水国风烟似五溪。万井落花春后发,几家垂柳雨中齐。时临野店炊晨黍,渐入荒村报午鸡。见说辋川多胜事,经过原许一相携。

  •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

    山堂初展称婆娑,曲迳移栽杂树多。应是我翁归舍后,便登繁要亦来过。

  •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水阁三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 《别黄岩范令》

    庆历诸名卿,四海标一范。堂堂元佑相,人望复不减。江河源流大,终华峰峦崭。远优士会变,讵作栾书黡。君侯大雅士,渊然粹家范。春风花气馥,秋月寒江湛。贞刚谢瑕缺,洁白消黕黤。驱车问前躅,云露声轞轞。牛刀亦何为,游刃初不斩。解令襦胯民,桁杨戒无犯。时情互醒醉,世味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