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代次韵闻砧》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
野宿貔貅天一角,树移乌鹊月三更。
怨怀想像闺中切,逸韵悠扬枕上清。
砧杵催成岁迟暮,换时亦觉壮心惊。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代次韵闻砧》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家秋夜捣衣声,
遥忆良人在戍营。
野宿貔貅天一角,
树移乌鹊月三更。
怨怀想像闺中切,
逸韵悠扬枕上清。
砧杵催成岁迟暮,
换时亦觉壮心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景象。诗人听到遥远的捣衣声,使他回忆起自己的良人在军营中的情景。他在野外过夜,听着神秘的貔貅叫声,看着树木在午夜时分移动,乌鹊在月光下飞舞。他心中充满了怨怀,思念着闺中的亲人,但他的思绪和情感却在枕边清静地流淌。砧杵敲击声催促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也使他感到壮志的惊动。

赏析:
《代次韵闻砧》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寂静而迷人的秋夜景象。诗中的捣衣声、貔貅叫声、树木移动和乌鹊飞舞等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诗中的怨怀和想像闺中的切,表现了诗人在离别和孤寂中的思念之情。然而,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却在枕边清静地流淌,逸韵悠扬,展现了他对诗歌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宣泄。砧杵催成岁迟暮,换时亦觉壮心惊,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壮志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巧妙描绘,展现了方回独特的艺术才华。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沉浸其中,感受到诗人对离别、思念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能体味到诗歌带来的美感和情感的共鸣。

  • 《宿曹西畴宅大雨》

    竹树环斋馆,真宜听雨声。不堪终夜急,似欲阻人行。薄醉眠难熟,多思梦辄惊。漏床正当面,移枕屡纵横。

  • 《夜间风雨有感》

    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

  • 《杨村秋晓》

    今日定复热,月落色亦红。东方垂欲明,忽被林雾浓。已有牧牛儿,出没黯淡中。暗行三十里,兀兀视马鬃。天宇悉已白,始见真秋容。宿鹭起空际,鸣雀出林丛。何所最可喜,稻熟岁粗丰。人世强食弱,生生终不穷。干戈汹海宇,幸存兹老农。古来几魏徵,死为田舍翁。

  • 《和戴石屏》

    叫得神胆力,挽回天地心。连朝被甘泽,既雨积重有。水满田高下,凉生秋浅深。老癃幸无死,一饱庆从今。

  • 《兰陵王(涵碧)》

    晚云碧。松巘飞泉翠滴。双鱼畔、疑是永和,曲水流觞旧风物。波光映山色。时见轻鸥出没。壶天邃,修竹翠阴,虚籁吟风更幽寂。登临兴何极。上烟际危亭,彩笔题石。山中猿鹤应相识。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刘郎何在玩石刻。感往事陈迹。还忆。少年日。帅旗鼓文场,轩冕京国。如今

  • 《太皇太后合春帖子六首》

    上寿春朝观外庭,诏恩不许会公卿。即时二史书谦德,只使群官进姓名。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