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宫藩昔曳裾,便将狂直许倾舒。
制分内外常更掌,省列东西亦预除。
敢以功名为已任,自知谋议与时疏。
归来粗足生生计,幸免乡邻厌乞诸。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答唐州郑郎》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皇帝以前任官时穿着朝服,如今却将豪放的心意展露无遗。管理官职的范围不分内外常常更替,省府的职位也随时调整。敢以功名作为自己的责任,却知道自己的计谋和议论与时事相距甚远。回到家乡,过着简朴的生活,幸运地免除了向邻里乞讨的尴尬。
诗意:
《答唐州郑郎》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韩维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描述了过去在宫廷中任职时的华丽和倾向自由的心态,以及回到家乡后过着朴素生活的幸运。诗人通过自我反思,以及对官场虚妄和时事变迁的认识,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静和对清贫生活的珍惜。
赏析:
《答唐州郑郎》通过对不同场景的对比描写,展示了作者在官场和家乡两个不同环境中的体验和思考。首先,诗人通过描述先帝宫藩昔曳裾的华丽形象,与便将狂直许倾舒的豪放态度相对照,展示了官场中的虚华和个人的真实追求。其次,作者在掌握权力的过程中,认识到制分内外常更,省列东西亦预除,表达了对官场权力游戏的洞察和对职位变动的淡然态度。然而,诗人同时也自知谋议与时疏,意识到自己的计谋和议论与时事不符,揭示了官场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最后,回到家乡的诗人过着粗足生生计,幸免乡邻厌乞诸,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珍爱和对功名利禄的冷漠。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官场和家乡的对立,展示了作者对功名虚妄及朴素生活的深刻思考。
节节荷风驿置,疏疏竹雨龙悭。欹枕几声鼓吹,卷帘数笔湖山。
谁何不欲蚤忘机,今已高年古亦稀。翠柳阴中黄鸟过,青山影里白鸥飞。新春已到无高下,故里重过有是非。人意不如毛羽意,声声犹道不如归。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残僧逃似鼠,难结社中盟。
不逢星汉使,谁识是灵槎。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