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妙用表三才,却问阴阳底许来。
若识阴阳由动静,何人更作有无猜。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答人问易》
朝代:宋代
作者:韩元吉
阴阳妙用表三才,
却问阴阳底许来。
若识阴阳由动静,
何人更作有无猜。
中文译文:
阴阳以巧妙的方式展现了万物的变化,
你却问我阴阳的根源在哪里。
如果你了解阴阳的动静之道,
谁还会去考虑有与无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韩元吉的作品,它探讨了阴阳哲学和易经的主题。阴阳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宇宙万物的两种相对而对立的力量或属性。易经是一本古老的中国经典,探讨了自然、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测和变化的原则。
诗中的第一句话"阴阳妙用表三才"表达了阴阳之间微妙而奇妙的关系。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揭示了宇宙万物的三种属性,即阴、阳和中和的三才。这句话暗示了阴阳的重要性和它们在世界万物中的作用。
接下来的两句"却问阴阳底许来,若识阴阳由动静"表达了作者对于阴阳根源和运动规律的思考。作者可能受到别人的提问,问阴阳的本质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变化的。而作者回答说,了解阴阳的动静之道,即明白阴阳的运行规律和变化原理,就不再需要思考有与无的问题了。
最后一句"何人更作有无猜"是作者对于那些纠结于有与无、对立与矛盾的人的反问。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阴阳的运行规律,就会超越二元对立的局限,不再迷惑于有无之间的猜测,而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整体性。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阴阳哲学的重要思想,呼唤人们超越对立和猜测,去探索宇宙和人类的内在秘密。它鼓励人们通过对阴阳的理解,寻求和谐、平衡和整体性的境界。
宋室中兴日,将军武略优。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白马空前渡,黄龙竟北游。誓擒诸部种,还报两宫仇。朝使颁金册,边人识锦裘。跃戈冲野阵,横楫截江流。残虏亡魂走,中原指掌收。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坐散熊罴士,甘臣犬豕酋。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阙耸吴山晓,陵荒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既为金界客,任改
花发今年喜不空,一头肃客上萧宫。雪残千嶂独连白,风引双旌欲斗红。他日动名三事在,先春和气万家同,等间草木蒙湔祓,况入寻常顾盼中。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腾腾。黄狐惊顾啸俦侣,飞鸟先起如苍鹰。须臾立旗布行伍,有似修蟒横冈陵。苍鹰猛犬出前后,缺处已挂黄麻罾。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