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寻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禅衣。
开门满院空秋色,新向庐峰过夏归。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大梦上人自庐峰回》是唐代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诗人行脚寻常,来到寺庙时人迹稀少;他只携带一枝藜杖和一件禅衣,简朴而清修;进入庙门,院子空旷,尽是秋天的景色;他表示虽然夏天已经过去,但他决定继续前往庐山,追寻夏天的痕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行走旅途到庙里,人迹稀疏只有我。
手持藜杖和禅衣,简朴清修心境宜。
进入庙门院子空,满眼秋景凉爽深。
虽然夏天已经过,我决定去庐山寻。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传达了诗人行脚的寂寞与清净,以及对夏天回忆的追寻。诗中所描绘的庙院与秋景,寂静清幽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相契合,表达了一种追求寂静与自我修行的心境。
通过描写行脚寻常、持有藜杖和禅衣的形象,诗人强调了自己的简朴生活方式,以及对于清修与心灵净化的追求。而庙门里空旷的院子和满目的秋色,则凸显了孤寂和静谧。
诗人在夏天已过的情况下,仍决定前往庐山,寻找夏归的足迹,这种追溯与寻找,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追忆和追寻的决心,也传达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寂静和追寻,启发了读者对于清修与自我追求的思考,同时也赋予了寻常行脚与庙院的深刻意义。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些儿妙处难穷。亲见了、方能达本宗。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玄关窍
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
兹岭何绵亘,孤根下杳冥。云光荡鸟背,水气杂龙腥。蜀道攒为阁,庐山叠作屏。定知人静后,风雨泣精灵。
云掩风林万窍号,慧因桥畔息方袍。秦郎閒濯溪头足,许老清挥石上毫。玉出何年迷草莽,教传异域想波涛。山门翠拥山岚润,一道光芒月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