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千古伤心事,每阅陈编泪满襟。
我更伤心成野史,人看野史更伤心。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答林石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南朝历史的伤感以及对历史书籍中不幸故事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情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南朝千古伤心事,
每阅陈编泪满襟。
我更伤心成野史,
人看野史更伤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南朝的历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伤感。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悲壮的时期,充满了战乱、分裂和灭亡的故事。作者每次阅读南朝的历史书籍,都会被其中的悲伤情节所触动,眼泪不禁涌满怀中。这表明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历史中的苦难遭遇的同情之情。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更深层次的伤感,称自己的痛苦甚至超越了历史书籍中的悲剧。这里的"野史"指的是非正史的历史记载,一般包含了一些荒诞、悲惨或传闻等内容。作者认为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不幸,比起正史中的故事更加令人心痛。这种自述体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词的亲切感和真实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伤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汪元量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命运的关注。通过对南朝历史和个人遭遇的对比,诗人传达了对悲剧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
晴雪楼台,试灯帘幕,适是元宵。罗绮娇春,帝城风景,今夜应饶。争知我系如匏,便_月良天任教。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四月十五同结,此土西天不别。杀尽安居,只得一橛,杨花不是天边雪。
秋云满茅屋,秋风响枫林。杖藜步幽取,落叶数寸深。悠然拾叶归,写我閒中吟。坐客兴亦閒,弹入青瑶琴。曲终各无语,山水遗清香。
三更无月天正黑,电光一掣随霹雳。雨穿天心落蓬脊,急风横吹斜更直。疏篷穿漏湿床席,波声打枕一纸隔。梦中惊起眠不得,揽衣危坐三叹息。行路艰难非不历,平生不曾似今夕。天公吓客恶作剧,不相关白出不测。收风拾雨猝无策,如何乞得东方白。垂头缩脚正偪仄,忽然头上复一滴。
林雾霏霏晓意凉,野栀才放已传香。幸哉世事日相远,怪底时情老更狂。腊蚁三杯浮重碧,春膏一幅砑轻黄。何如放浪形骸外,尽乞江湖作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