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

都忘几桉有华笺,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都忘几桉有华笺,
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
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
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
为余问讯玉堂仙。

中文译文:
都忘记了几时有华丽的笺纸,
只怪虹光只在夜晚天空中出现。
唐律在胎中形成,如梨岭一般。
古文如骨髓,艾轩传承其中。
早早陈述董大夫的三条计策,
是否愿意寻找那位原来的同辈诗人联句。
如果你经过溪边,向那位宗旨请教,
请代我向那位在玉堂中仙人问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的回答给林逮的贽卷,并以此送行的作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林逮的赞赏和敬意,并以自己的诗词才华来回应他的赠诗。

首先,诗人说自己已经忘记了几时开始使用华丽的笺纸,只怪虹光只在夜晚天空中出现,暗示了他在创作诗词时的默默努力和创造力。接着,诗人提到唐律和古文,唐律指的是唐代的律诗,而古文则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诗人将唐律比喻为胚胎,在梨岭中形成,暗示了他对唐代律诗的学习和传承。古文则被比喻为骨髓,艾轩传承其中,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吸收。

接下来,诗人向林逮陈述了董大夫的三条计策,表示自己早早就准备好了回应他的联句。然后,诗人询问是否能够找到那位原来的同辈诗人,意味着他希望和林逮进行诗词交流和对答。最后,诗人鼓励林逮,如果他经过溪边并有机会拜访那位诗人,可以代他向那位在玉堂中的仙人问候。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林逮的欣赏和敬意,同时展示了自己的诗词才华和对古代文学的研究。诗人以自己的诗词回应林逮的贽卷,传递了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感。

  • 《喜山鹊初归三首》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 《陪一胡府冬日山行》

    笔床药灶趁霜晴,闲向山中乐宦情。亭傍疎林看石坐,径穿幽洞绕溪行。雁来红叶我容老,御爱黄花晚节清。烟澹凤城门欲掩,夕阳归路竹兜轻。

  • 《初月》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长似镜,当天多是曲如钩。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 《冤胊路》

    棠梨叶战风骚骚,纸钱窸窣鸣空郊。背人独鸟归寒巢,予亦投村指横桥。茅檐霜月照征袍,夜冷不寐闻狐嗥,悼我为生良已劳。两手如龟髀肉消,青楼公子烧兰膏,雪压屋倒饮方豪,睡觉三竿红日高。

  • 《宝剑》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常恐跃匣去,有时暂开扃。煌煌七星文,照曜三尺冰。此剑有人间,百妖夜收形。奸凶与佞媚,胆破骨亦惊。试以向星月,飞光射搀枪。藏之武库中,可息天下兵。柰何狂胡儿,尚敢邀金缯。

  • 《伏波岩》

    悬壁万仞馀,江流绕其趾。仰视不见天,森秀拔地起。中洞既深豁,旁窦皆奇诡。惜哉题识多,苍玉半镵毁。安得巨灵凿,永削崖谷耻。缅怀两伏波,往事可追纪。铜柱戌浪泊,楼船下湟水。时异非一朝,地去亦万里。山头博德庙,今为文渊矣。谓予诗弗信,君请订诸史。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