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仿佛谢尘迹,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答冯鲁秀才
晨坐枉琼藻,
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
泉谷响幽禽。
仿佛谢尘迹,
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
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
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
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
想望东山岑。
诗词中文译文:
答复冯鲁秀才
清晨坐在华丽的座椅上,
知道你儿子回到了中林。
宁静的山景变得慢慢宁静,
泉水和山谷传来幽禽的声音。
仿佛掩盖了尘土的痕迹,
自由自在地舒展着心灵的道路。
看看我腰间的华发,
已经开始侵蚀了我的青春。
琐碎的事务繁忙地应对,
却找不到一篇合适的笔墨。
田地太小失去了锄耕的力气,
种植的嫩苗怎能放任生长。
只能让我对自己感到惭愧,
向往着东山的静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韦应物回答冯鲁秀才的一首诗。诗人以世俗琐事为引子,抒发了对安逸自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
诗中诗人坐在华丽的座椅上,映衬着清晨的美景,体现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的心境。他知道冯鲁秀才的儿子回到了中林,而自己却被琐事所困扰,感到无所适从,无法找到灵感。在这个儿子回归家庭的时刻,诗人感到了对自己年少时光的侵蚀,腰间的绶(即领带)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诗人通过对自己境遇的反思,暗示了个人处境与社会现实的对比。他在喧嚣的尘世中,向往清幽的山林,逍遥自在地追随内心的道路。诗人对书写的困扰和失望,表达了他追求文学创作的迫切心情。他感到自己的田地太小,无法耕种,生命中的成果被束缚了。他的怅惘与憧憬交织在东山的想象中。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追求精神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向往。
发兴江头路,相将月下台。冲行逢缟袂,迫视得疏梅。木偶富三嗅,石肠应九回。钟情唯我辈,欲去更徘徊。
冻云寒树晓模糊,水上楼台似画图。红袖谁家乘小艇,卷帘看雪过鸳湖。
迩年士夫乏廉称,或以廉称不称能。兼廉且能毅且弘,嗟我有眼见未曾。君侯妙年翔鲲鹏,横击海宇无与朋。孝事其亲行有恒,移忠于君德日升。胸中朗彻水月澄,笔端变化云雾蒸。惠者怀之威者懲,内作心膂外股肱。浙右艰食何频仍,六年三潦岁不登。劝分之意极哀矜,坐使粒价不敢腾。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譬如摩尼珠,宛转有余光。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大隗山前苦露深,佛狸江上剑成林。当时不作一身计,圣主自明方寸心。勇去峥嵘都是胆,归来静密不闻音。平生羞预外庭事,此段当镌墓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