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青青大麦稀,蚕娘拾茧盈筐归。
放牛簿暮古堤角,三四黄莺相趁飞。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村居即事》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小麦青青大麦稀,
蚕娘拾茧盈筐归。
放牛簿暮古堤角,
三四黄莺相趁飞。
中文译文:
小麦青翠大麦稀,
蚕娘采茧筐中归。
放牛簿晚至古堤墙,
三四黄莺相互追逐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生活的场景。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小麦和大麦的长势,以及蚕娘采茧的情景。接着,诗人描写了一个放牛娃在傍晚回家的情景,他经过一座古老的堤墙。最后,诗人描述了三四只黄莺在空中相互追逐飞翔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场景,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常态和自然景观。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小麦和大麦的对比,表达了作物的生长状况。蚕娘采茧盈筐的情景,展示了农村劳动者的勤劳和辛勤工作的成果。放牛娃回家的描写,则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安详和恬静。最后,黄莺的飞翔展示了大自然中的活力和生机。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景象,给人以安详、淡泊的感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呈现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这首诗词以其朴素的笔触和真实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见书恨不见斯人,见后翻令自杀身。毕竟立心多惨刻,少恩莫怨虎狼秦。
或行或坐水边亭,处处春风户不扃。飞絮伴人衰鬓白,远山学我道衣青。迢遥更入烟霏去,仿佛如曾梦寐经。恐是前生林处士,晚年不饮至今醒。
久作闲人不惯愁,新春天气更清柔。未为辽海千年别,且继斜川五日游。细柳拂头穿野径,落梅黏袖上渔舟。此身定去神仙近,倚遍江南卖酒楼。
门墙日已骏,德望闇然彰。弟草西垣诏,身为南省郎。埙箎欢并奏,龙虎俨成行。宴客牛心炙,朝天鸡舌香。曲池春涨水,碧瓦晓飞霜。此景知何事,留宾泛羽觞。
拓地移屯过酒泉,第功图像上凌烟,事权皂纛兼黄钺,富贵金貂映玉蝉。油筑球场飞騕褭,锦裁步障贮婵娟。拥涂士女千层看,应记新丰旧少年。
绿莺庭院燕莺啼。绣帘垂。瑞烟霏。一片笙箫,声过彩云低。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冰姿玉质自清奇。看孙枝。列班衣。画鼓新歌,喜映两疏眉。袖里蟠桃花露湿,应不惜,醉金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