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转樵风路,林藏禹会村。
檐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畏客常称疾,耽书不出门。
尚嫌城市近,更拟卜云根。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村居冬日》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村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都市的厌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溪转樵风路,林藏禹会村。
檐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畏客常称疾,耽书不出门。
尚嫌城市近,更拟卜云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的村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都市的厌倦之情。
诗的开头写到溪水转弯处,樵夫走过的小路,暗示着村居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接着描写了村庄中隐藏在林木之间的禹会村,给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感觉。
下一句描述了屋檐上结冰的景象,冰垂下来就像是玉塔一样,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而山上的月亮则像是涌出的金盆,给人一种温暖和明亮的感觉。这种对比描写,使得诗中的冷与暖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村居的宁静和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写到诗人畏惧客人,常常借口生病来避免应酬,更愿意沉浸在书本中,不愿出门。这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更加喜欢宁静的村居生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的不满,他觉得城市离村庄太近,因此打算再次卜问天意,寻找一个更加隐秘的云根,即更加宁静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村居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都市的厌倦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比的手法,使诗中的冷与暖、宁静与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村居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追求。
这次车来更可愁,窗中人比站前稠。阶梯一露刚伸脚,门扇双关已碰头。长叹息,小勾留,他车未卜此车休。明朝誓练飞毛腿,纸马风轮任意游。
十邑驱驰阅四旬,尽空囹圄报吾君。僧窗渐觉猿吟远,城市嚣尘自此分。
矫矫虎臣,捍城於并。殚其智力,为国长城。攻逾两时,敌不能乘。无食无援,百雉乃倾。负像赴水,义不苟生。大节卓伟,千载光明。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潘江陆海一笑唾,暂借禅衣隐此身。坡谷两翁合为一,座间始可着斯人。
莫嗟黑发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