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在江干寺,清凉更翠微。
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
绝境长难得,浮生不擬归。
旅怀何计是,西崦入斜晖。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翠微亭》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微亭,位于江干寺,清凉更加翠绿。秋天的台阶上响着松子的声音,雨水滴在墙壁上的苔藓衣裳。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很难得到外界的消息,我不愿意回到喧嚣的尘世。作为旅人,我该怎么办呢?我决定走向西崦,迎接斜晖的照耀。
这首诗词以描绘翠微亭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幽静之地的向往和对浮生苦难的思考。诗中的翠微亭是一个僻静的地方,被绿意所环绕,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秋天的台阶上传来松子的声音,墙壁上的苔藓衣裳则暗示着这个地方的湿润和静谧。诗人在这个地方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境地,他不愿意回到喧嚣的尘世,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诗人在面对浮生苦难时,思考着作为旅人的自己该如何应对。他决定走向西崦,迎接斜晖的照耀。这里的西崦可以理解为边陲之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之地。诗人希望通过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远离尘嚣,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清凉幽静的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浮生苦难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林逋独特的诗意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客兴敝鹑衣,囊金罄褭蹄。羸骖多断辔,垢发不胜篦。道德千年事,穷通一理齐。晚田犹溉种,稺子且归妻。径欲眠漳浦,几成访剡溪。鄙心须澡雪,莲藕在淤泥。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房州迎主簿,惠我数行书。恸哭王郎死,凄凉楚泽虚。少将诗作剧,老共易同居。比似曾居士,规绳更不疏。
池上有孤岛,影摇波底天。蓬壶欣彷佛,仙客得留连。岸草衬丹轂,滩薦隈画船。羡君休瀚日,寄傲一尊前。
文昌郎自文无比。风露行千里。试寻天上使星看。却见锦衣白昼、过乡关。边城落照孤鸿外。联璧人相对。应吟红叶送清秋。向我旧题诗处、更重游。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离人席上起,征马路傍嘶。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