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

逾淮为枳信堪奴,珍植何分楚与吴。
不但居家有遗帖,酿成赋辱长公苏。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从王彦博觅洞庭柑三首》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写洞庭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柑的珍爱之情,并借此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命运的思考。

译文:
逾越淮河,寻觅洞庭柑,堪称奴仆,这珍贵的果树怎样区分楚国和吴国?不仅在家中保留了珍贵的柑树,也酿成了令人嘲笑的长篇赋作,受尽了长公苏的谴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柑为线索,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洞庭柑作为一种珍贵的果树,被赵蕃用来象征自己的家庭财富和地位。然而,作者在诗中提到洞庭柑的产地跨越淮河,暗示着淮河以南的土地上也有这种珍贵的果树,这表明洞庭柑并不是罕见的财产。

诗中的"奴仆"一词,则暗指作者对自己地位的反思。作者认为,自己虽然拥有洞庭柑这种财富,但在社会中却只是一个仆人,地位卑微。这种自我认知使得作者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满和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以洞庭柑为题材所写的长篇赋作,这里的"遗帖"指的是作者所写的文章。然而,作者却将这些作品比喻为"赋辱",表示自己的作品遭到了他人的嘲笑和批评。"长公苏"指的则是苏轼,他是赵蕃的朋友和同代文人,赵蕃在诗中提到苏轼的谴责,可能是因为苏轼对他的作品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是因为苏轼对他的社会地位感到不满而批评他。

通过这首诗,赵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地位的思考。他通过洞庭柑这一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呈现出一种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矛盾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含蓄,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刘无言饷茶帖赞》

    笔势之伟,笔意之诣,笔法之粹,是三者固定足以名家而无愧矣。於虖,佑陵天纵八体,公蒙识拔,独在初岁,亦宜有此具美也。宝此幅纸,以见太平之游艺,惟秘阁是亲。

  • 《卜算子(用前韵弟藻次日又设酒)》

    喜气满清门,庆集还新样。卜醉筵开意转浓,昨日今朝两。愧我一年多,见汝双欢晚。自觉人生此会稀,有酒宁论盏。

  • 《閒书二首》

    年年心事乐陶陶,气不低垂亦不豪。酒饮八分何必满,棋赢一子便为高。修行到此元非易,把捉从今更要牢。缙笏可须烦左手,年年留取剩持螯。

  • 《挽心友李应之判县》

    妙岁麟经得兴微,名成四十壮心违。半生于德归六驷,一节夷清在首薇。古礼事亲轮月晓,新诗易箦片云飞。九京他日如堪作,见说非公谁与归。

  • 《送史泽之长沙》

    谢脁怀西府,单车触火云。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

  •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我土绵绵,孰匪疆理。惟时幽都,匪日隃只。条哉良月,朔风其同。曷阻曷深,其亦来降。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