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丛桂》

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
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丛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行攀丛桂枝,
我行走于丛桂之间,
坐息丛桂影。
我停下脚步,坐在丛桂的阴影下。

王孙胡不归,
王子与少数民族的人们为何不归来,
岁晏雪霜冷。
岁月渐晚,雪霜寒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丛桂和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丛桂为背景,通过描绘行走于丛桂之间和坐在丛桂的阴影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沉思。丛桂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的枝叶茂盛,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行走于丛桂之间,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坐在丛桂的阴影下,使人感到凉爽和舒适,也为人提供了一个静思的空间。

诗词的后两句则转移到了王孙和岁月的描绘。王孙是指王子或贵族后代,胡指少数民族的人们。诗中问到为何王孙和少数民族的人们不归来,这可能是对战乱或动荡时期的思考。岁晏雪霜冷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严寒的氛围。这种对时间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与丛桂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对行走和坐息的描绘,以及对王孙和岁月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它展示了作者对环境和时间变迁的敏感,以及对人事的思考和感怀。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的思考,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思绪,从而增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 《酬县教徐志友》

    二十五宗诗有派,九成宫帖字名家。何须奠去无人识,政自吟来与舅夸。

  • 《旅怀》

    雪貌潜凋雪发生,故园魂断弟兼兄。十年除夜在孤馆,万里一身求大名。空有新诗高华岳,已无丹恳出秦城。侯门莫问曾游处,槐柳影中肝胆倾。

  • 《和周仲觉三首》

    书嬾聊遮眼,诗穷只掉头。寒醒非不睡,薄醉柰何愁。火细霜还重,风停叶自投。半生灾疾里,谁遣未休休。

  • 《寄昭应王丞》

    武皇金辂辗香尘,每岁朝元及此辰。光动泉心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讴歌已入云韶曲,词赋方归侍从臣。瑞霭朝朝犹望幸,天教赤县有诗人。

  • 《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

  • 《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

    女几知君忆,春云相逐归。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老竹移时小,新花旧处飞。可怜真傲吏,尘事到山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