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岸藤湾隔尽人,大江小汉绕成轮。
围蔬放荻不争地,种柳坚堤非买春。
匏瓠放教俱上屋,渔樵相倚自成邻。
夜来更下西风雪,荞麦梢头万玉尘。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蓼岸藤湾隔尽人,
大江小汉绕成轮。
围蔬放荻不争地,
种柳坚堤非买春。
匏瓠放教俱上屋,
渔樵相倚自成邻。
夜来更下西风雪,
荞麦梢头万玉尘。
中文译文:
蓼岸上的藤蔓将人们隔开,
大江和小汉江像轮子一样环绕。
农田里的蔬菜和放养的荻芦和谐共处,
种植的柳树坚固地守护着堤岸,不是为了卖春。
葫芦和瓠瓜被放在屋顶上,
渔民和樵夫相互依靠,成为邻居。
夜晚来临,西风带来了雪,
荞麦的尖端上覆盖着无数晶莹的尘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蓼岸、藤蔓、大江、小汉江、围蔬、荻芦、柳树等形象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诗人通过描述农田里的蔬菜和荻芦和谐共处,以及种植的柳树坚固地守护着堤岸,表达了对农耕文化和自然生态的珍视。
诗中还描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葫芦和瓠瓜被放在屋顶上,渔民和樵夫相互依靠,形成了亲密的邻里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最后两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西风带来了雪,荞麦的尖端上覆盖着晶莹的尘埃。这种描绘增加了诗的意境和美感,给人以宁静、纯净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平凡生活和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野笋空阶短,蒲芽出水齐。柳垂萦鹊重,花袅带蜂低。桑弱蚕登箔,池晴燕啄泥。官闲无事役,地僻断招携。目极榛芜地,心伤桃李蹊。萎花辞雨泣,幽鸟别春啼。白发惊身老,高楼对日西。运逢诗将健,路入醉乡迷。烧醑倾新腊,轻罗换旧裾。香纨裁暑扇,密幄彻寒闺。乔木阴垂屋,清渠
投老羁孤久,临觞感慨频。关河疏旧友,风雨败新春。事固少如意,天终能胜人。所悲头上发,不与柳条新。
蔬畦蹑屐惬幽情,检挍园丁日有程。得雨尚悭须灌溉,我来时听桔槔声。
莫学前人索送诗,我无姱节可提撕。忍听世上新翻曲,堪笑山中老古锥。人境炎凉过驹隙,天边日夜走蟾规。穷阎又度纯坤月,谁识初阳变一奇。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