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从笔一首》

邺下徐陈逐逝波,仅留老子尚婆娑。
吾宗世有戴花舞,大耋谁能鼓缶歌。
松下寻常无喝道,花间随处有行窝。
痴人逐物回头少,看到棋终恐烂柯。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从笔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邺下徐陈逐逝波,
仅留老子尚婆娑。
吾宗世有戴花舞,
大耋谁能鼓缶歌。
松下寻常无喝道,
花间随处有行窝。
痴人逐物回头少,
看到棋终恐烂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寥寥数语,展现了自己对于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感叹,同时对于一些珍贵的文化传统的消逝感到惋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人在描绘徐陈逝去的波澜时,提到只有老子的影子留存下来,这是对于古代哲学思想的一种致敬和怀念。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宗族中有人戴花舞蹈,但已经年老,谁还能敲打缶(古代的一种乐器)唱歌呢?这里表达了对于年迈的自己和家族成员的思念和无奈。

诗中还描绘了松树下的宁静与花丛中的行窝,形成鲜明的对比。松树下是诗人寻常的行走之地,没有喧嚣和喧哗;而花丛中随处可见行窝,揭示了生命在自然界的无处不在。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品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自省和反思。痴人逐物回头少,意味着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很少会回头看一看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否真正有意义。看到棋终恐烂柯,暗示了当人们在事业或生活中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时,也应当警惕自己不要因得意忘形而导致一切功成名就都毁于一旦。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刘克庄对于人生、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它通过对于物象的描绘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生命、传统和价值的思考和感悟。

  • 《次韵萤火》

    年侵观物化,共被岁时催。熠熠孤光动,翩翩度水来。稍能穿幔入,已复受风回。投卷吾衰矣,微吟子壮哉。

  • 《唐享昊天乐·第九》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有截资先化,无为遵旧矩。祯符降昊穹,大业光寰宇。

  • 《题郑宁夫玉轩诗卷》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 《和臧奎秋夜书怀》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送人入越》

    广陵江口柳疏疏,自领笙歌上舳舻。一片晓山迎越绝,数程春水背姑苏。莲供晚果蜂房细,脍市朝餐线缕粗。他日功成待相访,谢家烟月借人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