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过天中,贪幽臭味同。
竹光延野碧,灯影染窗红。
听客谈时务,呼儿诵国风。
还思浮世事,到底是匆匆。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叶茵(宋代)
看月过天中,
贪幽臭味同。
竹光延野碧,
灯影染窗红。
听客谈时务,
呼儿诵国风。
还思浮世事,
到底是匆匆。
中文译文:
夜晚观赏月亮从天中过,
贪恋幽静与清香同在。
竹子的光芒延伸到青野,
灯光的影子染红窗户。
倾听客人谈论时事,
呼唤孩子吟诵国家的风尚。
依然思念着繁忙的世事,
到底是那么匆匆过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悟。诗人观赏月亮从天中升起,表达了对幽静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贪恋幽静和清香的心情相一致。描述了竹子的光芒延伸到广袤的青野上,窗户被灯光的影子染红,交织出静谧而温馨的夜晚氛围。
接着,诗人听取客人们谈论时事,呼唤孩子吟诵国家的风尚,表达了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关注。然而,诗人仍然思念着繁忙的世事,意识到时间匆匆流逝,生活的忙碌与短暂性。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相结合,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安逸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时代变迁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愿言不获。终然永思。
共理分荆国,招贤愧不材。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觏止欣眉睫,沉沦拔草莱。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始慰蝉鸣柳,俄看雪间梅。四时年籥尽,千里客程催。日下瞻归翼,沙边厌曝鳃。伫闻宣室召,星象列三台。
去年寻处曾持酒。还是向、南枝见後。宜霜宜雪精神,没些儿、风味减旧。先春似与群芳斗。暗度香、不待频嗅。有人笑折归来,玉纤长、尽露罗袖。
问讯江梅意未回,少林横出不知裁。争先赖有园夫报,折赠空惊驿使来。疎影暗香宁是伴,蜡言栀貌未须媒。主人闻说归朝近,且趁眉间喜色开。
雪压千山净,云披万里晴。木水争霁色,檐雨碎寒声。静映吟窗冷,轻浮茗碗清。最宜今夜月,来借短檠明。
天河泻水洗心君,瞎眼能观聩亦闻。不是唐皇迎佛骨,大颠焉得见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