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梦中见百怪,一一皆谓是。
醉中身已忘,万事随亦毁。
此心不应然,外物妄使尔。
安心十年後,此语知非绮。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中见百怪,一一皆谓是。
醉中身已忘,万事随亦毁。
此心不应然,外物妄使尔。
安心十年後,此语知非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在梦中看到各种奇怪景象,每一个都被视为现实。酒醉之中,他已经忘记了自己,万事随之毁灭。然而,苏辙认为这种心态是不应该的,外在的事物不能随意左右自己的内心。他希望安心地度过十年之后,就会认识到这种说法并非真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梦幻景象和酒醉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外在干扰的反思和对内心坚守的呼唤。诗中的“百怪”和“万事”象征着外界的种种干扰和诱惑,而“醉中身已忘”则表明作者在这些干扰下失去了自我。然而,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醒自己和读者要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坚守,不被外物所左右。他相信,经过十年的历练和沉淀,一定能认识到外界的干扰是虚幻的,而内心的安宁才是真实的。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内心的矛盾和追求,通过对梦幻和酒醉的象征的运用,呼唤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坚守和清醒,不为外物所动摇。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士人当中颇为常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追求之一。

  • 《诸葛武侯》

    高卧曾吟梁父诗,痛无鍼石活当时。天公未坠炎刘祀,心事能令先主知。八阵尚存惊对垒,一星才落便无师。勋忠遗舄藏岷蜀,老柏苍苍万古思。

  • 《明妃曲》

    我本汉家子,早入深宫里。远嫁单于国,惟悴无复理。穹庐为室旃为墙,胡尘暗天道路长。去住彼此无消息,明明汉月空相识。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回看旧写真。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独留青冢向黄昏,颜色如花命如叶。

  • 《游金华山诗》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高驰入阊阖。方覩灵妃笑。

  • 《鹧鸪天》

    寂寞秋千两绣旗。日长花影转阶迟。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思往事,入颦眉。柳梢阴重又当时。薄情风絮难拘束,飞过东墙不肯归。

  • 《开元乐》

    楼上正临宫外,人间不见仙家。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

  • 《游暖泉精舍》

    坞木殿前空,山河泽国同。鸟闲沙影上,泉落树阴中。缆舸蒲花水,萦幡柳絮风。翛然方寸地,何事更悲蓬。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