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香清晓肃冠绅,户外遥山展翠颦。
瘦影自怜耽醉叟,欢声何限喜晴人。
匆匆节序梅花老,袞袞尘埃世事新。
自有天来至今日,不知芳草几番春。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韵张中白元日》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瓣香清晓肃冠绅,
在清晨,花朵的香气弥漫,整齐而庄重的士人戴上冠冕。
户外遥山展翠颦。
眺望户外,远山展现着青翠的容颜。
瘦影自怜耽醉叟,
瘦弱的身影自怜悯,陶醉于它的存在,
欢声何限喜晴人。
这欢声笑语何其多,使得一切晴朗的人都欢喜不已。
匆匆节序梅花老,
匆匆而来的岁月使梅花渐渐苍老,
袞袞尘埃世事新。
沉重的尘埃掩盖着新的世事。
自有天来至今日,
自从天地形成以来,直至今日,
不知芳草几番春。
我们不知道香草经历了多少个春天。
这首诗词以描绘清晨中花香四溢、山水遥远的景象为开篇,展示了清朝文人高雅的生活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身瘦弱形象的自怜和对欢声笑语的喜悦,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随后,他通过描述梅花的老去以及尘埃的积累,表达了岁月的匆匆以及世事的更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无知,不知道过去的春天经历了多少次草木的繁茂。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生命轨迹的思考,展示了方回对于生活和时间的深刻体悟。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心境中,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气润晚烟重,光闲秋露多。翠筠入疏柳,清影拂圆荷。岁晏琅玕实,心期有凤过。
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已従子美得桃竹,(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予始录子美诗遗之。)不向安期觅枣瓜。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昔年曾识范安成,松竹风姿鹤性情。西掖曙河横漏响,北山秋月照江声。乘舟觅吏经舆县,为酒求官得步兵。千顷水流通故墅,至今留得谢公名。
掖垣老吏识郎君,并辔天街两绝尘。汗血固应生有种,夜光那复困无因。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
黄浦滩头水拍天,寒城如雾柳如烟。月沉未沉鱼触网,潮来欲来人放船。
道和气兮袭氤氲,宣皇规兮彰圣神。服遐裔兮敷质文,格苗扈兮息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