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江头柳色新,可怜不识洛阳尘。
景龙门外千锺酒,葆籙宫前万国人。
此日凄凉徒费泪,即时兴复愧遗民。
浮家逃死知何处,群寇频招未肯臣。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张姑夫感旧》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道江头柳色新,
听说江边柳树绿意嫩,
可怜不识洛阳尘。
可惜我却不知洛阳的尘土。
景龙门外千锺酒,
景龙门外千钟美酒,
葆籙宫前万国人。
在葆籙宫前聚集了万国的人。
此日凄凉徒费泪,
这一天的凄凉只是白白流下了泪水,
即时兴复愧遗民。
即使现在情况好转,也感到惭愧于留下的百姓。
浮家逃死知何处,
家园被敌寇蹂躏,逃亡的人们不知去向何方,
群寇频招未肯臣。
敌寇频频招降,但我们仍不肯屈服。
诗词的意境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江头柳色新的景象,暗示了岁月的更替和生活的变迁。诗人自愧不识洛阳尘,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无知和对洛阳繁华的向往。诗中还描绘了景龙门外的繁华和葆籙宫前万国人的盛况,彰显了宋代的国力和繁荣。然而,诗人仍感到凄凉和无奈,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对百姓的遭遇感到愧疚。诗词末尾表达了对逃亡者的关切,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才能避难,同时对敌寇的招降表示坚决不屈的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色、人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晁说之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痛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洛阳繁华和民生苦难的关注,以及对抵抗敌寇的坚定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桃破尽风前萼。草草年华闲过却。十分清瘦有谁知,一点相思无处著。书凭雁字应难讠乇。花与泪珠相对落。万红千翠尽春光,若比此情犹自薄。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就不要春风。
商飚忽在序,候虫凄以鸣。岁律念向晚,崦嵫逼于征。已叹日月疾,但觉须鬓狞。搔首欲何为,松篁助秋声。
公子盛西京,光华早著名。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高阁浮香出,长廊宝钏鸣。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夏木垂嘉阴,中夜微雨集。晨兴涉西园,爽气衣外入,侧身过幽林,叶上见馀湿。菰蒲暗池塘,有鹭如玉立。乐哉吾此居,时平足堪葺。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