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魏定父的题字为契机,表达了自己对于长寿的向往和追求,认为人们对于长寿都有自己的心愿和追求,而无需过多关注他人的看法。
诗人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菊花的美景,通过观赏菊花,可以体验到桃源般的宁静和美好。这里的菊花潭象征着一个避世的理想之地,通过欣赏菊花,可以感受到桃源诗中描绘的那种诗意和境界。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东坡,即苏轼,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诗人认为苏轼是百世流传的士人,敢于与世俗的知识相比较。这里的东坡百世士可以理解为指代真正有才学和品德的知识分子,而非浅薄俗世之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享乐的看法。诗人希望与朋友相逢时不要失散,而非常珍惜这份友谊。诗人在提到不醉欲何时时,表达了对于人生欢乐的追求,希望能够在快乐中度过时光,而非等待某个特定的时刻。
这首诗词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友谊和快乐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于传统士人精神和理想境界的赞美。
静守《黄庭》不炼丹,因贫却得一身闲。自看火候蒸茶熟,野鹿衔筐送下山。
高阁成长望,江流雁叫哀。凄凉故吴事,麋鹿走荒台。
明虹收雨。两桨能吴语。人在江南荷叶浦。采得苹花无数。梦中舞燕栖鸾。起来烟渚风湾。一点愁眉天末,凭谁划却春山。
日日凭舆看远山,不知行处是峰峦。他山亦有痴人看,却向侬家行处看。
我昔见子卢溪南,烟如玉雪照晴岚。子今访我南溪北,凛如騄骥成骨骼。袖中文字细作行,读来病眼生寒光。炎新句子入时样,故应破阵翰墨场。春风春雨春山路,喜子能来愁子去。故人一别二十年,且对青灯夜深语。
可喜刘郎鬓未霜,能容宋玉近东墙。自知老眼无春事,谁意穷途得放光。前日桃园真有路,何时兰室可无香。便须一醉经千日,免和人间寸寸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