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归老岂嘉宾,喜见群材入选抡。
学变古今人得意,化行梁楚俗还醇。
士蒙余勇天同力,诗度清秋物再新。
勉作功名求善颂,径从平地据通津。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位官员归老,岂能称为贵宾?
喜欢看到众多才俊中有人被选中。
学识变幻,古今人都得意洋洋;
文化风尚转变,梁楚之地的俗气重新纯净。
士人们因天赋和努力获得成功,
他们的诗文在清秋中焕发新意。
我劝勉你们追求功名,用善行来歌颂,
直接从平坦的大地走向通津之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内翰赠送给其他的进士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美和鼓励。首句“一官归老岂嘉宾”言简意赅,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离职归隐的看法,认为他们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人物。然而,作者却非常高兴地看到有许多才俊被选中,这是一种对新生力量的欣喜。
接下来,诗中讲述了学识的变迁和文化风尚的改变。作者认为,古代和现代的人们都因自己的学问而感到自豪和满足。文化的转变,尤其是梁楚地区的风俗变得纯净,回归了传统的美德和道德。
第三和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赏,他们通过天赋和努力取得了成就,他们的诗文作品在秋天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这些士人们的劝勉。他鼓励他们通过善行来追求功名,用自己的行动来歌颂正义之道。最后一句“径从平地据通津”表示应该从平凡的起点开始,努力向成功之路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们的赞美和鼓励,鼓励他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坚持善行和道义,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文化风尚的变迁和作者对传统美德的渴望。
猗我僖祖,德潜而弃。庆之所基,日茂以崇。施及后嗣,天命有融。庙歌载之,播于无穷。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随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直须用和随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寄言天上,石麒麟、化作人间英物。醉拥诗兵驱笔阵,百万词锋退壁。世事空花,赏心泥絮,一点红炉雪。识时务者,当今惟有俊杰。我本浩气天成,才逢知己,便又清狂发。富贵于我如浮云,且看云生云灭。羊石论交,鹅湖惜别,别恨多于发。共君千里,登楼何患无月。
寒风偃枯草,掉尾来山巅。出柙势可畏,老须宁易编。
金井琅玕戒女功,木桃瓜李奏民风。天河夜酌尊罍满,帝子秋盘饼饵丰。戢戢玉莲参藕艇,忻忻火枣会梨宫。星轺著意来看客,不与寻常乞巧同。
菊谢东篱。问梅开未,先问南枝。两蕊三花,松边傍石,竹外临溪。尊前暗忆年时。算笛里、关情是伊。何逊风流,林逋标致,一二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