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行父舍人有感》

飘飘文采照螭头,袖手功名未肯要。
易水渡愁随一骑,春风只泪着又眸。
向来但遣淮阴将,异日宁论雍齿侯。
应笑江南夸仲父,规模才可限升州。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行父舍人有感》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飘飘文采照螭头,袖手功名未肯要。
译文:飘飘才华犹如龙头,却对功名漠不关心。

诗意:这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用“飘飘文采”来形容自己的才华,但却对功名富贵不感兴趣,选择宁愿袖手旁观。

赏析:诗中的“飘飘文采照螭头”一句,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表达作者的才华与气质。螭头是传说中的龙头形状,意味着高贵和威严。作者通过这一比喻,暗示自己具有出众的文采和才华。然而,他却“袖手功名未肯要”,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态度。这种态度在古代社会中并不常见,因为功名利禄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目标。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作者的忧愁和感慨。易水渡愁随一骑,春风只泪着又眸。这里运用了景物描写和自省的手法,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眼泪与自然景物相映衬。易水是一条河流,作者通过渡过易水来象征自己的辗转与忧愁。春风吹拂之际,他的眼泪再次涌上眼眶,表现出内心的伤感和矛盾情感。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他人的评价。他说“向来但遣淮阴将,异日宁论雍齿侯”,意思是他只希望成为淮阴的一位将领,而不追求雍齿侯这样的高官职位。通过这样的表述,作者表达了对功名地位的淡漠态度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应笑江南夸仲父,规模才可限升州”,作者以幽默的口吻讽刺了那些自夸有才华的人。他说江南的人们夸奖自己是仲父(指古代名将孙武),但其实只有规模才能限制他们的能力,他们无法成就更大的事业。这种幽默的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对功名虚浮的质疑和对平凡生活的坚持。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通过巧妙的比喻、景物描写和幽默讽刺,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功名追求的反思,以及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恒河沙劫奉如来,功未全时眼不开。自知本有灵光物,香灯不绝警痴呆。

  •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杰阁临无地,仙家小洞天。循檐自来往,非雾亦非烟。

  • 《题胡运干别墅二首》

    博山一炷小蛇寒,无人独自从蒲团。柴门却倩冷风关,檐外白云时往还。

  • 《剪春罗》

    谁裁婺女轻罗段,我有并州快剪刀。色似山丹殊少肉,形如石竹亦多毫。臙脂初褪黄先露,蝴蝶才成翅未高。欲向小窗成扇面,世无陶缜倩谁描。

  • 《点绛唇 情景四首》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