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摇百艇陆千车,多是淮南避地家。
黄纸赦来戎马去,儿歌妇笑总呦哑。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务观城西书事二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川摇百艇陆千车,
多是淮南避地家。
黄纸赦来戎马去,
儿歌妇笑总呦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讲述了一群逃离淮南地区的人们,他们乘船穿越波涛汹涌的江河,或者乘坐车辆穿越泥泞的道路,逃离家园来到了城西。他们的命运往往是不确定的,走投无路之下只能离开,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也使得他们的儿童失去了欢乐歌唱的声音,妇女们也失去了欢笑的能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动荡时期的景象,通过描写逃离淮南地区的人们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之情。诗中所描绘的川流不息的船只和车辆,形象地表达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及人们面对战乱和苦难时的无奈和无助。黄纸赦来的描写表明朝廷给予了一定的宽恕和帮助,但这并不能改变人们离乡背井的现实。最后两句"儿歌妇笑总呦哑"则显露出人们在战乱中失去了欢乐和笑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使得人们的心灵变得沉默和呆滞。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流离失所的画面,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对于战乱和人民苦难的共鸣。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局势和人民的困境,展现了韩元吉对于人民遭受苦难的关切和对战乱带来的痛苦的体验。整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宋室中兴日,将军武略优。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白马空前渡,黄龙竟北游。誓擒诸部种,还报两宫仇。朝使颁金册,边人识锦裘。跃戈冲野阵,横楫截江流。残虏亡魂走,中原指掌收。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坐散熊罴士,甘臣犬豕酋。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阙耸吴山晓,陵荒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既为金界客,任改
花发今年喜不空,一头肃客上萧宫。雪残千嶂独连白,风引双旌欲斗红。他日动名三事在,先春和气万家同,等间草木蒙湔祓,况入寻常顾盼中。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腾腾。黄狐惊顾啸俦侣,飞鸟先起如苍鹰。须臾立旗布行伍,有似修蟒横冈陵。苍鹰猛犬出前后,缺处已挂黄麻罾。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