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草名臣奉汉祠,祝禖才胜长卿迟。
诗成雅类占宜芾,乐阕欣同梦射罴。
宫殿疑仪临百子,神明歆德荐三厘。
凌晨拜胙归天阙,杲日煌煌照上枝。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次韵王正仲蒲传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视草名臣奉汉祠,
祝禖才胜长卿迟。
诗成雅类占宜芾,
乐阕欣同梦射罴。
宫殿疑仪临百子,
神明歆德荐三厘。
凌晨拜胙归天阙,
杲日煌煌照上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颂在王正仲蒲传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时的景象。诗人以草名臣的身份参拜汉祠,祝福君主的才德胜过长卿(指古代官员的最高品级)。他认为自己的诗作属于雅类,占据了宜芾(古代音乐的一种),在乐曲结束时,他与他人欣喜地共同梦见射罴(指一种象征吉祥的野兽)。宫殿仿佛亲临百子(指官员),神明欣赏他们的德行,只需荐上微薄的供品。清晨拜谒神位,回到天阙(指天子的宫殿),耀眼的阳光照耀着高高的树枝。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对君主的敬意。诗人自称草名臣,说明他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所自谦,但他仍然尽心尽力地奉献。他认为自己的才德胜过其他官员,体现了他对自己的自信和自豪。他的诗作被归类为雅类,显示了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在乐曲结束时,他与其他人共同梦见吉祥的射罴,暗示着在这个仪式上的吉祥和团结。诗人将宫殿与神明的存在联系起来,展示了他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他们的虔诚。他认为神明只需接受微薄的供品,这也表现了他对虔诚和真诚的赞赏。最后,诗人回到天阙,阳光照耀着高高的树枝,给人以明亮和庄严的印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仪式的庄严、自豪和虔诚,展示了诗人对祭祀和君主的重视。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苏颂作为一位名臣的崇高情感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古木巢辽鹤,阴崖溜石泉。登临多意绪,深邃好风烟。啸傲欣离俗,徘徊觉近天。荧煌逼霄汉,疑是继张骞。
乱红缬眼柳花飞,烟抹霅溪秀一围。北背美人占梦去,夕阳行客舞雩归。三吴父老传冰节,两蜀江山识绣衣。预草封章千百纸,此身明日接天威。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一从楚客死,淮山无颜色。
游观值暄秋,饮狎得嘉客。嵌岩复在眼,徘徊忘还郭。款款坐向疲,喧喧笑多谑。短檐近见出,窦乳时闻落。防暗燎蒸薪,惊虚摇喜铎。僮憨榻露处,僧驯茗频瀹。竟隐谅未能,羡彼高楼雀。
万灵通有感,臧否在名人。志诚昭明德,清净见於真。奉道惟恭谨,修持原本因。广将求利益,苦乐救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