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

灵明观自己,纠错漫殊途。
睨柱夸完璧,探怀失系珠。
封侯真不愿,作佛尚堪图。
解我无还语,根尘法本粗。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是宋代李流谦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灵明观自己,纠错漫殊途。
观察自身,纠正错误,却常常走上不同的道路。
诗句中的“灵明观自己”表达了对自我反省和修正的意识。生活中,人们往往难免会犯错误,但只有通过深思熟虑,认清自己的过错,并努力改正,才能避免继续走向错误的道路。

睨柱夸完璧,探怀失系珠。
眺望柱子上夸奖的美玉,却发现心怀珍贵的宝石已经失落。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寓意丰富的场景。柱子上夸奖的美玉象征着他人对自己的赞美,而心中珍视的宝石则代表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价值。诗人发现自己追逐外在的称赞和赞美,但却失去了内心真正的珍宝,暗示人们应该重视内心感受,而非过分追求外在的虚荣和赞美。

封侯真不愿,作佛尚堪图。
封为王侯真的不愿意,还是作佛更值得追求。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思考。在古代社会,封侯代表着权力和财富,而修行佛法则代表着追求精神境界和内心的安宁。诗人认为,尽管封为王侯可能带来世俗的荣耀,但他认为修行佛法才是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追求。

解我无还语,根尘法本粗。
解释我无法回答,因为根源在于世俗的法则太过肤浅。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世俗规则的不满和批判。世俗的法律和规则往往过于表面和肤浅,无法解释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思想。诗人认为,人生的真谛和意义超越了世俗的法则,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和规则来表达和解释。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我反省、对内心价值的思考、对社会规范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和追求。诗人倡导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精神的追求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 《菩萨蛮》

    柳条窣窣闲庭院。锦波绣浪春风转。红日上阑干。晚来花更寒。绿檀金隐起。翠被香烟里。幽恨有谁知。空梁落燕泥。

  • 《离建雄涂中》

    远水悠悠静,孤樯袅袅迟。草深春已后,麦秀日长时。聚语条桑妇,行歌拾穗儿。年丰随处乐,飘泊我何为。

  • 《答田端彦》

    莫嗟骐骥老,不识云台仗。北骥天所脱,未易论得丧。

  • 《雨过》

    雨过山头云气湿,潮生渡口岸痕深。一声短笛斜阳外,知有渔舟泊柳阴。

  • 《王昭君辞》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

  • 《齐逸亭》

    焰发郎君更不归,故亭萧瑟异当时。玉笙金管浑如梦,只有梅花三四枝。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